文章内容

把病人留住,怎会是艺术?

董狐笔 2025-11-26 来源:董狐笔

“把病人留住,是艺术。”

安徽省某地一家卫生院墙上的红字标语,一不小心,把所在系统的大实话,都吐露出来了。

尽管我怀疑这条标语,抄袭了某个足摩店的企业文化,但是对于敢把这条标语写在墙上的那个人,那个敢说实话的人,我又认为应该加鸡腿。毕竟这大实话,与老董日常在医院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现实,的确一致。

这些年听到的假话,套话,空话太多,偶尔听到大实话,还真有点不习惯。

卫生院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不把病人留住,如何能够留住病人家属的钱包?

不把病人家属的钱包留住,又如何能够薅到病人的羊毛?

不薅病人的羊毛,拿什么给医护人员发薪水发福利呢?

所以,站在卫生院的角度,把留住病人的方式方法,当成“艺术”研究,当然无可厚非。

这样捋一捋,那条标语的逻辑,就通顺多了。

结合前一句“把病看好是本事”,老董觉得这家卫生院相当不错----前提是这家乡镇卫生院,能够把附近病人的疑难杂症都看好,能够起死回生,能够把住院的病人都“留住”在人间。

如果以上三点,一点都做不到,那么单纯强调把病人留在卫生院,无疑就是耍榴芒了。

病人留在卫生院,却治不了病,为留而留,往小了说是图财,往大了说会害命。

但愿那留住病人的艺术,不是为了图财害命。

就当老董自以为已经领悟了“标语的奥义”之时,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出来说话了。

据卫生院工作人员解释,院里强调“把病人留住是艺术”,本意是不希望附近的病人跑太远的路,有病尽量都在本地的卫生院解决。

至于这留住本地病人的初衷,如何升华成为“艺术”,工作人员暂时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说辞。

本来看了那条标语,老董很明白。

可是看了卫生院工作人员的解释,老董反倒有些糊涂了。

拿绳子拴住病人的腿,那是绑票;拿美食吸引病人的胃,那是开饭店;拿娱乐收住病人的心,那是KTV......只怪老董见识太少,实在不知道将病人留住的艺术,到底该如何开发。

我以前只听说,一个人说了谎,才需要圆谎。

毕竟一句谎话,需要一百句谎话来圆,结果就是谎话越说越多,人也说谎成性。

没想到现在,人说了大实话,也需要出来解释说明,并用解释说明的方式,又把实话回归成了假大空。

大实话的亮光刚闪出一点点,就又要被假大空的黑幕所淹没。

以后,又要强调医者仁心,标榜悬壶济世,高喊救死护伤。

如果能由病人出面,将以上美德做成锦旗,挂到诊室里,那就更好了。

虽然说的人不信,但听的人看的人,自然会有人信。而且信了以后,会用真金白银,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即便狐疑不信的病人,只要吃五谷杂粮就会生病,迟早有一天要落在某个院里的某块窄板之上,届时身不由己,也由不得他们不信。

所以,心里虽然都是生意,嘴上还是要高喊口号。口号就是生意,喊口号就是为了生意兴隆,口号喊的调子越高生意也就越好。

而像安徽某卫生院这样,不小心吐露大实话,无疑就是砸自己的招牌。

毕竟,有很多大实话,只适合关起门来说,只能在背后算计,见不得光。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郝贵生 | 恩格斯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和楷模 ——纪念恩格斯诞辰205周年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两日热点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B站章北海被“红三代”威胁整死,何意味?

陈曾明:今天我再次郑重地提醒大家, 战争的阴云已经降临中国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