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阶级斗争可以停息吗?

捍卫领袖 2025-11-14 来源:思想战线

1956年八大,是一个转折点。那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全国一片欣欣向荣。可就在这片繁荣背后,潜伏着危险的思想苗头。

1956年八大,是一个转折点。那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全国一片欣欣向荣。可就在这片繁荣背后,潜伏着危险的思想苗头。有人提出,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既然建立,就该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这种说法意味着,革命的锋芒要被收起,阶级斗争要让位于“经济建设”。阶级斗争一旦被淡化,群众觉悟就会被麻醉,权力也会慢慢脱离人民。

毛主席没有当场反驳,他明白,这种声音不会停留在理论里,而会在现实中发酵。不到一年,他写下《事情正在起变化》,警告全党“注意右派的进攻”。那一年开始的反右斗争,是他用行动回应八大“让位论”的第一声回击。事实也很快证明,资产阶级思想并未销声匿迹,反而在和平年代变得更加隐蔽,更加柔软,却更致命。

进入六十年代,问题暴露得更明显。干部脱离群众、特殊化严重,官僚主义抬头。农业机械部部陈正人下工厂调查,揭出干部与工人脱节的现实。毛主席批示得极重:不下车间、不搞三同,一辈子都会和工人阶级发生尖锐的阶级斗争。一个革命政党,一旦让干部变成“上层人”,那就意味着新的统治阶级开始形成。

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自我追问:为什么井冈山革命时依靠群众,掌权后却远离群众?他要让工人、农民真正参与国家管理。

七二一指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主席指出,要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挂帅。教育的方向彻底扭转,为无产阶级服务,为政治服务,让劳动人民掌握知识与技术。到1976年,全国出现三万多所“七二一大学”,上百万人在工厂与课堂之间穿梭。那是毛泽东政治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人民教育的最高形式。

1975年,毛主席已八十二岁,却仍然痛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不是放屁是什么?”科学技术并不独立于政治,它只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如果工人阶级不掌握政治权力,再多的技术都只会造就新的奴隶。让群众成为政治主体,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否则,所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是让工人去为别人积累财富。

在他晚年的思考中,最深的忧虑是干部蜕变。官僚主义、特权思想,是阶级问题。那些脱离群众、享受特权的人,已经背离了无产阶级立场。毛主席称他们为“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群众身上。把政治民主的命脉重新交给人民。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是一次巨大的实验,也是一种冒险。毛主席说:整党、教育、整风都不行,最后只能来一个自下而上的运动,让群众揭露党内的黑暗。这都是防止红色政权变色的必要手段。

毛主席的出发点,从始至终只有一个:阶级斗争不能停。

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发了脾气。他指出,有人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群众反对他们,我最欢迎。他知道,一个政权只有在群众监督下才能清醒。

到了生命最后几年,他仍在警醒身边的人:有些人后退了,反对革命了。原因很简单,他们成了大官,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的根。没有阶级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领导;没有无产阶级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国家。那些主张阶级斗争“偃旗息鼓”的人,从来不懂毛主席真正的忧虑。

今天回望那段历史,很多人仍不理解他为何如此“激烈”。

革命永远在路上,阶级斗争永远在继续。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郝贵生 | 恩格斯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和楷模 ——纪念恩格斯诞辰205周年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两日热点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B站章北海被“红三代”威胁整死,何意味?

陈曾明:今天我再次郑重地提醒大家, 战争的阴云已经降临中国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