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吴国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消灭私有制”

吴国发 2020-05-08 来源:乌有之乡

本文阐述了“消灭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简述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旗易帜的事变;批驳了对“消灭私有制”的忽视和曲解。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消灭私有制”

吴国发(2020年5月5日)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消灭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简述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旗易帜的事变;批驳了对“消灭私有制”的忽视和曲解。

卡尔·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5月5日。今天是马克思诞辰202周年纪念日。

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理论家,对世界现代文明进程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人类数千年来优秀文化的结晶,是经过200年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1848年2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最重要著作《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德文单行本在英国伦敦出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首次做了完整、系统、简明的阐述。

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向全人类昭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参考文献1,p42]。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的理论所做的精辟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直到1991年(1991年12月25日,苏联共产党解散、苏联解体;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南巡),在14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无产阶级和所有共产党人对于《共产党宣言》的这个昭告的科学涵义从来没有怀疑过,早已被深深地烙在了自己的脑子里,成为指导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可是,从1992年起,不仅在已经独立的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东欧那些资本主义逐渐复辟的国家,而且在实行“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有很多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对“‘消灭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消灭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消灭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盛国荣首次提出:“消灭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主题”[参考文献2]。盛国荣有时称之为“核心基点”或“核心”。笔者认为:把“核心主题”、“核心基点”统称为“核心”较为恰当。

围绕“消灭私有制”这个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宏伟架构: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论述,全面地、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可以肯定:“消灭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这个论断是千真万确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明确地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为了完整地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我把这句话的前后文抄录如下[参考文献1]:

马克思说明了私有制的涵义:“私有制不是一种简单的关系,也绝不是什么抽象概念或原理,而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总和(不是指从属的、已趋没落的,而正是指现存的资产阶级私有制)。”[参考文献3]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强调指出:“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所以共产主义者完全正确地强调废除私有制是自己的主要要求。”[参考文献4]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参考文献1,p39]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提出、论述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而且提出要同私有制观念彻底决裂。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彻底决裂”的要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参考文献1,p49]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私有制后建立的社会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恩格斯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参考文献5]”因此,由什么名称的政党领导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决定因素。

  “苏东波”事件与私有制复辟

由于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政策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错误,导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全部改旗易帜。

从1989年12月29日至1992年4月27日,发生了“苏东波事件”: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旗易帜以后,除了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之外,苏联和东欧各个国家的共产党政权崩溃,社会主义公有制瓦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复辟。

那些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复辟后,在政治与军事、经济与金融、思想与文化、社会民生等各方面产生了严重恶果。

我们仅以苏联和俄罗斯为例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复辟的严重恶果:

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苏联是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解散;这样,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没有对手,称霸欧洲。苏联在外国的驻军全部撤回。苏联后继者俄罗斯下降成二流国家。在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地位一落千丈,成为令人惋惜、怜悯的衰败国家。

在经济和金融方面:苏联的经济总产值为世界第二。苏联后继者俄罗斯的经济总量(GDP),2019年排在世界第12位,在韩国之后,相当于中国的广东省。

1961年1月1日苏联进行战后第三次货币改革,卢布对美元汇率为1美元=0.90卢布;1988年,1美元=0.60卢布。1993年7月,俄罗斯政府宣布,1961~1992年发行的卢布纸币停止流通,同时发行新版卢布。1994年11月25日,卢布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3235卢布。这就是说,卢布贬值约5400倍!苏联建国70年积累的财富由于以叶利钦为代表的走ZP集团的出卖,被美国金融寡头洗劫一空!

尽管普京执政20年(从2000年1月1日起)使俄罗斯经济稳步发展、国力逐渐上升,但与当年的苏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将来,俄罗斯也不可能赶上当年的社会主义苏联。

  对“消灭私有制”的忽视和曲解

自从“苏东波”事件之后,对于“消灭私有制”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国思想理论界却“王顾左右而言他”,避而不谈。甚至在2018年5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时,尽管主流媒体发表了很多文章说“马克思是对的”,可就是不提“消灭私有制”,当然更不提“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在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之前,即改革开放时期的前30年中,特别是改开初期,思想理论界有些人故意忽视“消灭私有制”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有些人找到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只言片语,进行曲解,为私有化辩护。

恩格斯早就指出了这种现象:“如果我们片面地抓住一个观点,认为比对别的观点来说是绝对的;或者,如果我们根据推理的一时需要任意地从一个观点跳到另一个观点,那我们就会老是拘束在形而上学思维的片面性之中;我们抓不住总的联系,并且纠缠在一个接一个的矛盾之中”[参考文献6]。

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指出这种现象:“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非常深刻、全面的学问。因此,在那些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人提出的‘理由’中,常常看到引自马克思的只言片语,特别是引证得不对头的地方”[参考文献7]。

思想理论界曲解马克思主义、为私有化辩护主要有三种论调:一是马克思反对“穷过渡”;二是恩格斯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三是马克思主张建立“联合体”。

下面,我们分别说明这三种论调的根据,指出它们的谬误。

  (一)马克思反对“穷过渡”;斯大林和毛泽东搞“穷过渡”。

马克思说过:“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参考文献8]。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

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参考文献9]

中国的“理论家”说,苏联的斯大林和中国的毛泽东都违背马克思的上述论断,搞“穷过渡”。

苏联废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列宁逝世以后,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29年至1930年,实现工业国有化;第二阶段,1929年至1933年,实现农业集体化。那时,苏联已经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所以,斯大林没有搞“穷过渡”。

中国废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1953年至1956年。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时期总任务。那时,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所以,毛泽东没有搞“穷过渡”。

可是,“政治家”和“理论家”咬定毛泽东搞的是“穷过渡”,所以要退回去:工业“抓大放小”,中小企业私有化;农村“包产到户”,实际上是分田到户,“50年不变”(后来又加20年不变)。

  (二)恩格斯主张“人的自由发展”,反对“消灭私有制”。

中国的“理论家”说,恩格斯晚年主张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取代“消灭私有制”。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恩格斯从来没有说过这类话。

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曾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卡内帕希望恩格斯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马克思和他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的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关于《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我们下面再讨论。

  (三)马克思主张建立“联合体”,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的“理论家”说,马克思恩格斯并不主张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主张建立各个阶级的“联合体”。

“理论家”的根据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参考文献1,p52]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所说的“联合体”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

在这段话之前,《共产党宣言》说:“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

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参考文献1,p51-52]

上面这段话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用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再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在《共产党宣言》的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消灭私有制”的途径,并以震撼的语言预告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参考文献1,p6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第42页,39页,49页,51页,51-52页,65页。

2.盛国荣:《消灭私有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7年第5期。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52页。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7-238页。

5.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3页。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51-252页。

7.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92页。

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366页。

9.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9页。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中华民族之殇——纪念毛岸英逝世75周年

郝贵生 | 恩格斯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和楷模 ——纪念恩格斯诞辰205周年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郝贵生 | 这难道不是阶级和阶级斗争?

习近平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英雄

两日热点

毛主席晚年绝妙的制度安排:陈永贵吴桂贤李素文这批中央新干部为何“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我们曾短暂地到达过未来

欧洲金靴 | 香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