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发表150周年
卫兴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写作《资本论》的四十年岁月

卫兴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写作《资本论》的四十年岁月

2018-10-14作者:卫兴华

《资本论》的艺术高度:社会客观批判

人类迄今为止的经济形态包括产品社会和商品社会两种构造:一者遵循“产品批判——劳动批判”路径,一者遵循“商品批判——资本批判”路径;一者是立足人的身份本位的劳动过程文明规划,一者则是立足劳动本位的对“物的世界”的构建与超越。

2018-08-17作者:许光伟

许光伟:《资本论》的逻辑究竟怎样练成

马克思的航程乃是“历史”到“逻辑”,再到“历史”。它的内在的方法、逻辑和工作话语是“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这是中华条件下的马克思的“我的辩证方法”工作语境,由此,我们可以在历史探究方面合并叙述“农业史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和“工业史的经典著作——《资本论》”。

2018-02-25作者:许光伟

余斌:论《资本论》的整体性

《资本论》本质上叙述的是剩余价值的整个生涯,这也是《资本论》全部三卷的整体性之所在,其中,《资本论》全部三卷分别对应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只有全部三卷合在一起才具有《资本论》所论述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完整性或整体性。

2017-12-09作者:余斌

《资本论》的真谛及对其曲解 ——兼论《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我们说《资本论》是关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层理论,并不是说它只讲本质,不讲现象,恰恰相反,《资本论》揭示深层本质的目的正在于从根本上把握社会经济现象,找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进而从根本上找出应对变化莫测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方略,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功能之所在。

2017-12-06作者:鲁品越

许光伟:《资本论》在何种意蕴上是“史书”

《资本论》“12部史”的工作规定,即转化史 I、转化史 II、资本生产史(第一卷三部)和运动史 I、运动史 II、资本流通史(第二卷三部)以及生活史 I、生活史 II、资本积累史(第三卷三部)和范畴史 I、范畴史 II、资本认识史(第四卷三部),这是从中国视角、中国经验、中国语言入手揭示的《资本论》体系与体例方法的当代中国意义,是为“中国人资格”的阅读、研究《资本论》。

2017-11-15作者:许光伟

萨米尔·阿明:解读《资本论》,解读资本主义

本文以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出发点,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与早期资本主义形式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当前的系统性危机以及对危机作出的可能回应,阐释了当代帝国主义的变革和消极影响。最后,作者对超越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一文明的更高阶段的可能步骤进行了探讨。

2017-11-09作者:萨米尔·阿明

许光伟:我为什么以及如何写《保卫资本论》

其以极高的智慧统一人类生产的“历史”和“逻辑”,清晰说明了经济学的方法论,大大拓展既有《资本论》研究之领域,使之获得向新时代生长的国学马克思主义视野,并切实获取了“重读”“重写”互构意义之理解运动张力。可以说,这是新时代的“心声”。

2017-11-02作者:许光伟

《资本论》的逻辑、方法与意义——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例

鉴于劳动价值论构成《资本论》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也鉴于琼·罗宾逊是西方少有的较为持中守正的经济学家,笔者选取劳动价值论作为着力点,并选取琼·罗宾逊的相关评论作为参照系,对《资本论》的逻辑、方法与意义进行阐释,以此纪念这一不朽著作问世150周年。

2017-10-26作者:王峰明

纪念《资本论》德文第一卷发表150周年:历史规定经济学总说

此“方法论长卷”极大地书写了中华版本的“历史”、“思维”和“语言”,从继承发展和中西贯通的角度实现了理论原创与学术创新的原则性结合。可见,“学术保卫”是《资本论》研究的应有之义。要旨在于回答什么是“保卫”,并确实从“保卫行动”中提炼出“中华学术”的最为直接的意义:继承发展——引领未来。

2017-10-15作者:许光伟

许光伟:机器到金融的发展(下)

社会主义可以相机利用“资本主义工厂”,但决不能对“金融工厂”生长现象无所节制,任其发展,必须以“劳动正义”社会对抗“资本正义”,变“金融的无限掠夺”为“金融的有效服务”;深层次看,此为社会主义生产“道”性,亦为社会主义经济“德”性。

2017-10-06作者:许光伟
西班牙《起义报》:马克思主义对当今民众的斗争仍有重要意义

西班牙《起义报》:马克思主义对当今民众的斗争仍有重要意义

2017-10-03作者:魏文编译

许光伟:机器到金融的发展(上)

“我不仅把大工业看作是对抗的根源,而且也看作是解决这些对抗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创造者,当然,这种解决不可能走平静舒坦的道路。”

2017-09-27作者:许光伟
【争鸣】邱海平:《资本论》为什么遭那么多人反感?

【争鸣】邱海平:《资本论》为什么遭那么多人反感?

2017-09-17作者:邱海平

《资本论》150周年:碎片化的我们,如何面对同一个资本?

《资本论》在它出版了150年之后再次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意义。它在不断提醒我们,让我们超越眼前各不相同的具体处境,看到背后更大的、一致的结构性力量,看到我们共同的敌人。《资本论》在不断提醒我们,多元和碎片化,恰恰是资本的障眼法,是资本在屡次调整之后学会的新招数,是分裂、压迫劳动者、让劳动者更难有效反抗的手段。

2017-09-17作者:尤玲
何干强:应当重视《资本论》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何干强:应当重视《资本论》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2017-09-16作者:何干强

文献学视阈中的《资本论》研究———从罗斯多尔斯基的《马克思〈资本论〉的形成》谈起

 罗斯多尔斯基的这一著作系统梳理了《资本论》的创作和结构调整过程,全面阐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资本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西方学界研究《大纲》和《资本论》的权威性著作,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如何基于当代视野,客观评价这一著作的理论贡献和不足之处,就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

2017-09-15作者:孙乐强
如何学习《资本论》?——纪念《资本论》发表150周年

如何学习《资本论》?——纪念《资本论》发表150周年

2017-09-15作者:水边
《神会马克思》 | 布鲁塞尔:新世界观的诞生(S1E7

《神会马克思》 | 布鲁塞尔:新世界观的诞生(S1E7

2017-09-14作者:张义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