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人物”向红学权威开火——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必须打到底!
思想文化阵地,往往容易被敌人颠倒黑白、偷梁换柱、以假乱真,将资产阶级的东西伪装成无产阶级的东西,迷惑人民群众,甚至挑动群众斗群众。

《毛选》是一个伟大的宝藏。
嗨,大家好,我是鲲鹏击浪,坚持解读《毛选》,提炼成人成事之道,坚持和传承毛泽东思想。
思想文化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而这一领域的阶级斗争最隐蔽,最复杂,往往容易被敌人颠倒黑白、偷梁换柱、以假乱真,将资产阶级的东西伪装成无产阶级的东西,迷惑人民群众,甚至挑动群众斗群众。
毛主席当年就《红楼梦》研究问题上写了一篇文章,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以阶级斗争的立场对所谓《红楼梦》研究问题进行了批判,指出了思想领域阶级斗争的本质就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
毛主席说,在《红楼梦》研究问题上,冒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有两个青年作者,写了批评俞平伯先生红学观点的文章。他们是谁?不是什么大教授、名学者,而是两个“小人物”。可偏偏是这两个小人物,敢于向几十年来盘踞在红学研究领域的错误观点,放出了第一枪!
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这不只是几篇文章、几个观点的争论,而是思想战线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种世界观的一场交锋:具有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人,就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人,就要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就是资产阶级要按照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无产阶级要按照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这种人的世界观的改造就是一种激烈的阶级斗争。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这是一条无产阶级历史铁律!
有些所谓“学术权威”,长期抱着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旧货色不放,把《红楼梦》这样一部深刻反映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伟大作品,硬是说成是“自传”,是“情场忏悔”,是“色空观念”。这岂不是把血淋淋的历史真相,泡进了一潭温吞水里?这岂不是叫青年人只看风花雪月,忘了阶级斗争?
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在阶级社会里,学术从来就不是什么“纯粹”的东西。你不站在无产阶级一边,就必然站在资产阶级一边。那些旧红学的研究,脱离人民,脱离社会现实,躲在书斋里搞什么“索隐”“考证”,把一部《红楼梦》弄得支离破碎,这不是为旧思想、旧文化张目,又是什么?现在好了,两个青年人了出来。他们可能还幼稚,文章可能还不成熟,但他们的方向是对的!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红楼梦》,去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这是大好事!这说明,新生力量正在成长,他们敢于向老古董、旧权威挑战。
可是,有人不舒服了。觉得“小人物”怎么能批评“大人物”?觉得这是“犯上作乱”。这种论调,本身就是封建思想的残余!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和学术的发展,从来就是在争论和批判中前进的。怕争论,怕批评,就是心里有鬼,就是不敢见阳光。我们应当欢迎这样的争论,应当支持这样的“小人物”。不仅要支持,还要把这场争论扩大到整个学术界、文艺界去。要让大家都来看看,哪些是香花,哪些是毒草;哪些是进步,哪些是倒退。
同志们,思想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去占领。在《红楼梦》研究问题上的这场斗争,不过是一个开端。我们必须把它看作是一场严肃的阶级斗争,必须把它进行到底!
我们要大声疾呼:
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大兴起来!
让年轻的、生气勃勃的马克思主义新生力量茁壮成长!
把一切资产阶级的、唯心论的错误观点,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是为读《毛选》五卷第三十六篇文章一文所写!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