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

不重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遗产就要犯错误,历史将会继续不断证明

萧武 2019-03-20 来源:熏烟字篓

平等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目的。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很脆弱的,随时都有可能在内外危机面前突然崩溃。

  3月19日,在今日头条上做了在线访谈,但在今日头条发布的时候,考虑到各种原因,有所删节,这里是我回答的原文,供大家参考。

640.webp (90).jpg

  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欧美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相对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是很大的。

  比如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认市场经济,而传统的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不能有市场经济的,只能是计划经济。现在的中国有贫富分化,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后果之一,但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虽然也有贫富分化,有工农差别,但相对来说,差别没有现在这么大,是一个相对比较均等的社会。

  还有大量的私有制企业的存在,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于传统社会的一大特点。国有经济在目前的中国经济只占四分之一的比重,其它都是私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且国有经济还在不断的从一些领域和行业中退出,私营经济的比重还在不断加大。

  但我们说,中国虽然现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中国依然是社会主义。为什么呢?首先是有党的领导,国家还有能力对私人资本进行管制,而没有变成欧美那种谁有钱谁说了算的纯粹的资本主义。

  其次,中国还有大量的国有经济存在。现在国有经济虽然只占四分之一的比重,但却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和行业中的主导力量,尤其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战略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国营经济始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或者相对主导地位。这样,就可以保证国家不完全被资本的力量所操控,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第三,土地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集体所有制,并没有私有化。虽然一直有人在呼吁把土地私有化,但中国在这个关系到一半以上人口的基本生存保障的问题上始终态度比较谨慎。在这里可以看到,国家在这种重大问题上头脑仍然是非常清醒的,是把一半以上人口的基本生存放在首要位置考虑的,而不是先考虑经济成本,这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决策时的考量标准也很不同。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您认为必备的条件有哪些?与中国革命有哪些内在的联系呢?

  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的问题。可以说,中国革命为改革开放准备了条件,没有革命,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没有中国革命,就没有中国道路。前三十年虽然有很多问题,但仍然给中国留下了巨大的遗产,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建立在这些遗产的基础上的。比如说除了台湾之外全国统一的有效国家治理体系,完整的工业体系,大量的基础设施,独立自主的金融体系,全国统一的法律体系,良好的社会治安,稳定的内外环境,这些都是前三十年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

  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所以近些年来,有人认为,即便没有中国革命,中国也会成为取得今天的成就,甚至成就还会更大。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现代中国是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国家。晚清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边疆危机严重,帝国主义势力甚至已经延伸到了中国腹地,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正是通过革命才克服了这些危机,把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

  尤其是一些边疆地区,比如新疆和西藏,虽然历史上也有过有效管理,但在近现代以来,晚清、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在内外危机交加的环境下,并没有能力对这些地区进行实际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重新进入了这些地区,把这些地区纳入了国家有效管理范围之内。而且,通过在这些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国家重构了这些地区的基层组织体系,让国家的基层治理体系延伸到了这些地区的基层社会,让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到今天,这些变革留下的遗产仍然是非常丰富而重要的,忽视或轻视这些遗产,就要犯错误。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而且还将继续证明。

  自1978年以来,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中国为什么能够走出一条相对成功的道路?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有很多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但只要对比一下印度和其它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就会发现,中国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没有陷入第三世界国家常见的那种依附经济的困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经历了彻底而深刻的革命。

  今天印度总理莫迪也自称印度的邓小平,也声称要像中国一样,进行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但他要成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邓小平的政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中国经历了毛泽东时代的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在毛泽东时代的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经历过毛泽东时代,就想直接跳到邓小平时代,这是不可能的,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罢了。

  印度经常自称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却常常不提,至今他们仍然保留着种姓制度,国家的法律仍然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统一的遵守和执行,一些在我们中国人看来非常简单而且对老百姓有利的政策,在印度推行起来也千难万难,原因就在于印度没有经历社会革命。比如印度经常现在还是世界上强奸发案率最高的国家,就是因为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在许多人眼里,强奸并不算是犯罪。这在现在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就是因为中国经历了社会革命,女性的社会地位、法律地位都已经大幅提高了,女性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国家法律保护,所谓宗教和民族习惯都不能违背法律。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道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平等,革命是为了平等,改革开放是为了发展,但正如党和国家反复强调的那样,改革开放的终极目的是共同富裕,是为了消灭贫富差距,同样是为了平等。平等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目的。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很脆弱的,随时都有可能在内外危机面前突然崩溃。

  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制度的每一次改革都会引发农村社会结构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土地制度变迁的意义又是什么?

  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分地、合作化和再次分地三个阶段,每一次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一次重组。这种重组既是对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的重组,也是对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的重组。“耕者有其田”是第一步,摧毁了农村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也瓦解了地主对农民的支配关系。

  合作化则是把农民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起来,因为单家独户的农民是难以适应工业化的需要的,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土地也集中起来进行耕种,才能进行集约化的生产。关于合作化的研究和评价已经很多了,但以往对其制度性的功能往往关注不够。人与人之间天赋有差异,能力有大小,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合作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在于,把集体内部能力比较强的人的个人能力用来为集体利益服务,而不是用来为个人利益服务。比如以前的地主、富农家庭的子女的文化程度相对来说要更高一些,受教育程度也往往更高。但在集体化的条件下,他们要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也是要通过为集体服务才能实现的。比如当时农村大量的会计、文书等事务性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才能完成,多数都是由地主、富农的子女在承担。尤其是在废除高考之后,要推荐上大学,地主、富农子女通过高考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通道也没有了,只能在集体里服务,比如在当时大量的村办三年制小学当老师,以及在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当赤脚医生。

  包产到户则是对土地的新一次重新分配,但这次分配只是分配了土地的使用权,并没有触及所有权,所有权仍然归属于村集体。这产生了两个最基本的结果。第一个结果是,因为那些原来能力比较强的人现在不用再继续为集体服务了,而把自己的能力用于为个人和家庭谋求利益,所以农村迅速开始出现贫富分化。这个贫富分化的过程中,有些是偶然性的因素,有些是制度性的因素。比如有些家庭因为出现重大疾病,就会返贫,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第二个结果是,一些原来的农村社会的精英,在高考恢复之后,很快就通过高考成功的跳农门,脱离了农村社会,而且一旦离开,基本上就不再返回农村了。另一些人则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外出打工,把自己的青春基本上都留在了东南沿海地区,到老了再回到农村。而且,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不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现在留在农村的人口已经比较少了,也就是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常说的三八六零部队在农村种地,也就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年轻人基本上都离开了。我老家在西北农村,每次回去都感受特别强烈,农村给人的感觉是基础设施在不断提高,房子也盖得越来越好了,但是留在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家庭只有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在家里,有些家庭只有一个老人在独居,还要种地,整体上显得比较萧条。

  当然,这也为新一轮的土地重新集中提供了条件,近几年来国家推动土地流转,就是这些变化的产物。但这也要注意一个风险,资本下乡是需要长期租用土地的,而农民外出打工是依赖于经济形势的,如果经济形势好,农民工能够在外面找到工作,就没问题,可是一旦出现经济增长减速,就可能出现农民工回流,就会出问题。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郝贵生:不能歪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子午|看到“招行大客户们存了10万亿”,我想起白岩松的问题

《黑与白》第一部卷三第五章2. 游行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两日热点

1980年,面对陈永贵的质问,邓小平反问:你入党才多久?

既然有人要为那篇“杜鹃花落”辩解,那我就好好掰扯一下“杜鹃花落”这篇文章。

怎么看待俄国,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