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从两张人民币想到的

chongahujintao 2012-03-04 来源:乌有之乡

从两张人民币想到的  

   

转眼间,毕业已将三年半了,因为学的师范专业,所以一毕业就去教了两年书。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去了乡镇办事处,可能很多人觉得还不如教书好,我不否认教书育人是一项很伟大的事业,但是它却不能更多的接触到社会现实。而做基层工作,有很多和老百姓接触的机会,也会遇到很多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所谓社会热点问题,以前对这些问题真的只是书本上的了解,做了这个工作以后才会有切身的体会,才会真正的了解中国社会的现实。毛主席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直到现在我才深刻的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举一个最近刚遇到的“小事”。前几天和同事一起去买菜,给人付钱的时候猛然发现,我那张一块和十块的钱被印上了字,同事反映的也很快,从兜里拿出了零钱递给我,我就把那两张钱收了起来。回去以后,我拿出来仔细看,上面果然是“法轮功”的宣传标语。以前我真的不会在意这些东西,即便上面有字,我也会以为是别人写上去干什么用的,绝不会往这方面想,但是现在我对这个很敏感,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听同事说原来只是在一块的钱上见过这个,没想到现在十块的钱上也有了,真是猖獗啊。这是一件很小的小事,以前我也不会注意可能就花出去了,我在想为什么人家能想到这个办法,而我们消除不了呢?钱是流通最快的东西,印到上面的字凡是认字的人都会看到,这一张带字的钱一天可能会经过五个人、十个人甚至更多人的手,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能想到的一个简便有效的办法就是:让银行允许像收残币、污币一样将这些钱免费兑换成新币。这个办法很简单,我们就当这张钱污损了,到银行以后可以免费换成新的。当然这个办法也不能断绝这种现象,因为毕竟有些只是印到一元的纸币上,很多人觉得不值得去银行,其实也很简单,大家收到就留起来攒到一定数额比如十元就去换一次。这很简单易行,因为一个正常人不可能一个月也不去银行一次,如果有些印到十元甚至更大额的钞票上,那就更值得去换了。  

那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而且,我联想到以前所了解的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只能通过消除、收缴“法轮功”的宣传标语、小册子做一些表面上的工作,而始终无法根除,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大学时我是被称为“愤青”的那类人,考研的时候又狠狠研究了一下政治,以至于在考北大研究生的时候政治竟然是第一。我们知道,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从历史上来讲,中共是最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最善于做统战工作的,现在究竟是怎么了?中国不提社会意识形态已经三十年了,“法轮功”的盛行难道不是中共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败吗?很多人说毛泽东神化了自己,说什么走向神坛和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认为他搞什么个人崇拜并大加挞伐。金正日去世朝鲜人民的表现让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很搞笑,他们为什么哭的如丧考妣。其实和当年毛主席、周总理去世是一样的,全国人民一片悲痛,现在的中国,谁去世你说老百姓还会哭,不可能是国家领导人,是那些所谓的明星(歌星、影星)。由此我想到,中共在建国之初通过神化毛泽东这个中共最高领导人来神话共产党,从而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时那种环境下,你让全国4.5亿人民一夜之间接受共产党,甚至从信三民主义转到信共产主义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就让你去信这个党的代表人物——最高领导人。所以我认为神话毛主席只是中共在建国之初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的一个策略,并不是毛主席的个人行为。而恰恰,“法轮功”学习了中共的这个策略,他通过神化李洪志来让更多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这个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甚至党员干部接受这个的原因,他们最初可能也是这样接受共产主义的。中共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做到登峰造极的,但是很奇怪的是,中共遇到这个蹩脚的东施效颦者的时候好像自己没什么办法应对了,那时因为我们丢掉了自己的传统和法宝的原因。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重拾自己的传统和法宝、追根溯源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当然,像我这个年纪很多东西我们是不知道的,也没有亲身经历过,这都是我通过自己基层工作经历和政治、党史知识推测出来的,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日腾,会比富士康更好么?!

民众行动在2011

救党保国与推倒重来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子午|警惕“新圈地运动”:“开荒有功”还是“毁草有罪”?

《黑与白》第二部卷四第五章6. 又见巴东

​郭松民 | 请向他们投去敬佩与羡慕的目光!

两日热点

一言难尽,我们的媒体在做什么?

​郭松民 | 请向他们投去敬佩与羡慕的目光!

贞节与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