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水平越低,越喜欢说这句话
一个领导的水平高低,往往通过他说的话就能看出来。
领导水平越低的人,越喜欢说:
“我不管过程,我只要结果”。
这句话看似很有领导力,但其实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为什么呢?
01
《三国演义》中,张飞为了给二哥关羽报仇,命令手下范强和张达,在三天之内收集军队需要的物资。
其中包括需要收集白旗和白甲,让所有将士披麻戴孝去讨伐东吴。
张飞说,如果三天之内收集不齐,贻误了战机,就要将二人军法从事。
面对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这两个人做了大量努力,没日没夜地工作,但还是没有成功完成。
于是,他们请求张飞宽限两天。
张飞不仅不同意,还直接把他们绑起来,打了个半死。
打完后,张飞要求他们第二天必须把物资备齐,否则就要砍了他们。
结果,这两人一合计,与其坐以待毙等死,不如抢先一步,当晚就把张飞杀了,然后提着张飞的人头去投奔东吴。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就是下场。
这样做不仅不会激发官兵的士气和创造力,反而只会让结果更糟糕,甚至导致不可控的局面。
02
1934年1月,教员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讲到《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时,特别强调:
“我们不仅要提出任务,还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过不去。
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只讲任务,不讲方法,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规律,也不符合所谓的人性。
这样会把接受任务的人当作工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只想着把他们当工具使用,而不考虑如何激发大家共同完成任务的热情,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团队士气低落,工作应付了事,得过且过。
这种简单粗暴、偷懒的方式,尤其在如今的国企和官僚机构领导层中普遍存在。
当布置一项工作任务时,领导一般只是充当“二传手”,脑袋一拍,就把任务简单分配下去。
从来不讲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哪些条件?需要哪些资源?会遇到哪些风险?也不考虑如何去克服这些风险。
只是一味简单粗暴地安排工作、安排任务,不把员工当人看。
你不把员工当人看,员工也不会把你当人看。
要知道,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有的是办法对付你。
员工在没有得到应有尊重的情况下,不会尊重这份工作,更不会尊重这个领导。
最终,工作无法完成,团队劣币驱逐良币、氛围遭到破坏,资源和时间也浪费掉了,人才逐渐流向民间。

*略有修订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