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丁毅《毛诗论札》:(10)《沁园春·雪》意蕴何来

丁毅 2022-03-04 来源:乌有之乡

  

丁毅《毛诗论札》:(10)《沁园春·雪》意蕴何来

  一、思想从何而出

  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他的每一首诗词都与他从事的政治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卓越的政治家总是站在俯察历史大势的制高点上,不仅把握现在,而且预知未来,从而作出正确的政治判断。政治家诗人的诗词创作是在政治判断的前提下用艺术形式去把握世界作出的审美判断。

  《沁园春·雪》的创作有特定的历史大背景,它产生于中华民族出现大变局的时刻。早在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以下简称《论策略》)中就指出:“目前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1)毛泽东还预料:“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2)《沁园春·雪》的政治底蕴可从《论策略》中去寻找。《论策略》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 (3)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报告里,设有“人民共和国”专节,对未来共和国的国体性质作出了科学的规定:“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4)这就与蒋介石代表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划清了界限。毛泽东还对“人民共和国”的前途规定了方向:“在将来,民主主义的革命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5)《雪》词创作的思想基础可以在这篇《论策略》中找到。毛泽东说《雪》词主题是“反对封建主义”,这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

  1936年2月开始的东征是毛泽东试图开创历史新局面的行动,在对未来“人民共和国”充满着憧憬的时候,一场大雪的降临触发了毛泽东的审美感兴,于是一首千古名作就从他胸中喷涌而出了。

  二、与《念奴娇·昆仑》有何异同

  把《昆仑》与《雪》两首词放在一起作一比较解读,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理解《雪》词的创作是有意义的。《昆仑》写于1935年10月,《雪》写于1936年2月,中间诗人还有其他创作。尽管如此,这两首词之间仍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可以说二者是地地道道的姊妹篇。

  首先,两首词的主题密不可分。《昆仑》的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雪》的主题是反对封建主义,这两大主题是毛泽东前半生所从事的主要战斗任务。他在《愚公移山》里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4]由于外国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封建主义两大反动势力互相勾结、密不可分,因而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把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放在一起作为革命对象的。反帝必反封建,反之亦然。《昆仑》与《雪》则通过词的形式分别体现着这两大主题,所以毛泽东在创作《昆仑》时肯定想着《雪》的主题,也因此,后者在内容上和前者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两首词都有着鲜明的政治主题,也都遵循“诗言志”的创作原则。它们既运用了借景抒情,又运用了比兴寄托的写作方法;都创造出了有别于单用情景交融和比兴寄托的第三种艺术境界。(6)《昆仑》上片写雪中的昆仑山。此山余脉作者曾在长征中亲自翻越过,且此山非一般之山,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而它又喻示着现实中的中国,而现实中的中国正是需要改造的。毛泽东在1921年1月1日《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中赞同“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主张,并阐释道:“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 (7)这一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理念用到《昆仑》词的创作上,就有了上片写昆仑,下片裁昆仑以赠欧、美、日,实际上是为了揭示出反帝这个主题。

  《雪》词上片写理想中的中国,将冰雪美、山水美、女性美放在一起写“北国风光”,实在是寄托了对未来中国的期待。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政治的追求达到了高度统一。

  其次,在意象的选用上两首词同中有异。政治主题的词作总是要靠意象去表现的,两首词都选用了雪、雪山意象。《昆仑》中这样描写诗人看到雪峰冰川时视觉上受到的极大刺激:“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从雪山得到的感受作者一直难以忘怀,多年后他在书写该词时曾批注:“宋人咏雪诗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昆仑各脉之雪,积世不灭,登高远望,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并非败鳞残甲。夏日部分消溶,为害中国,好看不好吃,试为评之。” (8)这里是考虑到雪山之美与为害正负两方面的,因而有了下片“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的否定。

  毛泽东在东征路上写《雪》时,虽一场大雪引起了他创作的冲动,但雪后秦晋高原肯定不如岷山险峻壮丽,却也调动起几个月前过雪山的视觉记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实承继“飞起玉龙三百万”而来,天上的“玉龙” 变成了地上的“银蛇”、“蜡象”,一个个“欲与天公试比高”,表现出创建理想中国的战斗精神。只是取其冰雪山川美的一面,而舍去“搅得周天寒彻”的负面不写了。

  再次,两词下片都是以评说的方式揭示主题。《昆仑》中借昆仑评说,用佛教中幻化方式裁昆仑以赠别国,坚信只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帝,共产主义必将到来。《雪》词则是评说两千年中国封建史上五位帝王级人物,只用几个词,如“略输”、“稍逊”、“只识” 就完成了对封建主义的批判。

  三、怎样借鉴前人

  伟大作品不能凭空产生,总是有所借鉴的。

  《雪》借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不难发现的,这从《赤壁怀古》上片结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与《雪》过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以看出相似之处。此二句都在词中起着枢纽作用,上片都是写江山壮丽,下片都是写英雄豪杰在江山面前的表现。

  苏轼的“江山如画”可以说是高度概括之笔,而“大江东去”“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的描写,其线条、色彩的确可以入画。苏轼本是宋代文人画的创始者之一,他的《古木竹石图》用笔清劲质朴。《赤壁怀古》词则做到了“诗画一律”,其景物描写与绘画构图造型简单、笔致超远的特点是一致的。

  毛泽东虽不作画,却明绘画之理,懂得用词句来构造绝美画卷。当代有很多画家曾以毛泽东的诗词为题作过画,如傅抱石、关山月的画作《江山如此多娇》,是深得《雪》词画意的。但笔者觉得《江山如此多娇》所传达的女性美特质,实为夺人心魄之笔,又非画笔所能传达。

  将祖国江山比作娇美俏佳人,引出下面“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运用比兴手法。本来以男女拟君臣是《楚辞》开启的传统,毛泽东改造使用这个传统手法,有利于深化主题。苏词中拉小乔出场以衬托周瑜,是英雄美人式的抒情方式,这在杜牧《赤壁》诗中就已有了,所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毛泽东也应是受到了前人启发,把英雄美人抒情方式改造为江山英雄抒情方式,这又是他的创造。

  《雪》词下片议论则是受辛弃疾词的启发。词中发议论是南宋词的突出特点,从岳飞到辛派词人形成一种传统,是词中豪放派的主要特色。词中发议论能否成功取决于词人的政治识见。后来豪放派的作家之所以难以超过辛弃疾,政治识见不高是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到毛泽东则发生了根本变化。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这就决定了他在词中的议论所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就《雪》词下片一段议论而言,抵得上王夫之的一部《读通鉴论》,其以史论的方式“批评了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透出马克思主义批判武器的力量。

  《雪》词上片把“北国风光”作为喻体,寄托了对理想中国的期待,在批评二千年历史中推出创建新中国的“风流人物”,令人难以想象其形象该有何等高大!无怪乎日本学者武田泰淳说,读毛泽东诗词有“地球上出了个巨人的感慨”了。 (10)

  注: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47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52页。

  (4)《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58页。

  (5)《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60页。

  (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页。

  (7)参见林东海:《说“兴象”》,《文学评论丛刊》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4—53页。

  (8)《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9)《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10)〔日〕武田泰淳、竹内实:《诗人毛泽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译组编译,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56页。

  《党的文献》2015年3期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丁毅《毛诗论札》:(15)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与中国梦

丁毅《毛诗论札》:(14)毛泽东诗词与中华民族精神

丁毅《毛诗论札》:(12)探索者的心灵世界——解读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诗词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郭松民 | 请向他们投去敬佩与羡慕的目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子午|假如地主卷土重来会怎样?“交钱种地”事件是个预演

两日热点

腐败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没一个行业是清白的

李昌平:开鲁县“干部阻耕”事件,让子弹飞一会!

德纳:冯玉军涉俄言论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