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毛泽东时代的人们为啥向往人民公社

老兵义雄 2021-08-02 来源:作者投稿

人民公社是消灭私有制的产物,代表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的拥护。

  我们看到,从党的十六大召开到今天,要求重新恢复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个行列里呼声最强的多为从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他们不只是把呼声停留在口头,其中像南街村、塘约村他们已经将呼声付诸行动。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们为啥那样向往人民公社?对这种现象,80后的许多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不是不可思议,是他们不了解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心愿。在这种呼声和行动的背后,反映了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们对集体经济的高度认可,反映了社会主义已经扎根民心,反映了毛泽东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的地位是谁也没法动摇的。

  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产生如此坚定的信念呢?

  笔者通过考证认为主要有六大历史原因。

  原因一,22年的农业学大寨,人民公社创造了农业第二个黄金时期,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人民从切身体会中感受到人民公社好。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是当年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其实大寨并不大,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当年总人口只有500多口。1953年大寨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成社的第一年就制定了改造大自然的规划。他们凭着扁担、箩筐、锄头、铁镐,在土石山上开沟造地,平整田地,蓄水保粮,抗旱防涝,用秸杆还田,增施农家肥,改良了土壤,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52年亩产237斤,到1962年增至亩产774斤。1963年8月,大寨遭受特大暴雨,冲塌了113孔窑洞房屋77间,冲垮100条大石坝,180亩耕地颗粒无收。但大寨人在大灾面前不气馁,在陈永贵、郭凤莲等带头人的带领下,勇于战天斗地,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在大寨彰显无遗。

  大寨事迹报到国务院,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三次去大寨视察考察,把大寨的基本经验总结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毛泽东看到大寨的经验,与 1964年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毛泽东在中国有至高无上的号召力,随之在中国掀起了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学大寨群众运动,继“大跃进”之后,继续开展了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的改天换地的斗争。农业学大寨不是一时半会的口号,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是人民公社撤销之前整个中国农村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旋律。据统计,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海内外约有1000万人来大寨参观学习,对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创造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使国人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老百姓欢欣鼓舞,高兴地唱起“公社是根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人民公社把社员从苦瓜变成甜瓜,他们凭什么要说人民公社不好呢!

  原因二,1962年以后的人民公社消灭了初期人民公社的“一平二调三收款”的绝对平均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的三级所有制(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在分配方面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政策,这种管理体制的改进使农民获得极大的安全感,这是农民向往人民公社最根本原因。

  1958年,初期人民公社化实行单一的公社所有制,犯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曾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受到群众的反对;但经多次调整后,人民公社从1962年起,按《农村工作六十条》实行生产资料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制,生产队是基本核算单位。还明确,社员大会和社员代表大会是人民公社各级的最高权力机关,有关人民公社的重大事情,像生产计划、分配方案、财务预决算、基本建设等都由各级社员代表大会或社员大会讨论决定。在分配方面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政策。这些法规后来写入宪法,从法律上保证了农民群众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主人公地位。人民公社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实行统共同酬的工分制,年终按照各人所得劳动工分进行年终决算。他们不需要再为个体经济中所遇到的困难风险而担忧发愁,再也不会受人剥削,不必担心上当受骗,政治上有尊严,经济收入有保障,勤恳的劳动者能得到更多的实惠。总之,投入少收益大,又安全,农民为什么要反对呢?

  原因三,人民公社为社员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意义的系统,使农民生活的有志趣有方向,这是靠勤劳致富的广大农民向往人民公社的重大原因。

  这个观点是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提出的。我完全赞赏,特此引来作为自己的观点。贺雪峰认为人民公社有三大功能,有意义系统是三大功能之一。所谓有意义系统,即人民公社由于实行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农民深深懂得,他们所进行的劳动不单单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同时也是在为国家富强做贡献。因为有这种自觉的意识,人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得有目标、有价值、有尊严、很体面;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关注的是个人货币收入,农民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此外,农民在人民公社内部还可以组织起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娱活动,这种有意义的文娱活动使农民获得超越经济目标的政治收获。比如当时一张劳动奖状,奖一条毛巾,农民都有极大的光荣感和自豪感,评上五好社员那是莫大的光荣。

  原因四,人民公社时期是一个全民学习毛著和学英模的时代,持续不断的学雷锋活动创造了中国高度文明的新时代,农民享受了人民公社时期的温馨与快乐。

  从人民公社时期走过来的人都不会忘记,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这是影响几代人的事件。雷锋是一名普通战士,并非做过惊天动地大事的英雄,但雷锋却成了全中国人心目中的楷模,人人学雷锋,处处见雷锋。雷锋怎么有那么大的魅力?是因为雷锋精神充满了人民所追求所向往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和无产阶级的价值观。雷锋向往共产主义事业,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出好成绩;他爱读书爱学习,发扬钉子精神,用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把为人民服务视为最大的乐趣;雷锋只活了22岁,但他践行了自己的誓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持续不断的学雷锋 活动中涌现了说不尽的雷锋式的战士和受人民群众爱戴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钢铁战士麦贤得,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不考大学下乡专心务农的董加耕,石油工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他们都成了人人传颂的风流人物。那个时代,由于这些风流人物的支撑和影响,创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间祥和的新时代。从人民公社时期走过来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经济上虽不富裕,但那个时代给他们带来的温馨与快乐使他们从精神享受上得到满足,而且使他们永久怀念。

  原因五,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了人民公社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功能,只靠个人一家一户的力量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人心齐,泰山移,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人民公社可以集中力量把大事是毛泽东主席肯定的。人民公社从诞生到被撤销的25年间,它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党领导下,以兴修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内容的改天地的斗争。据国家水利统计资料显示,仅人民公社的1958年和1959年就创造了前无古人的成就。1958年,全国共完成土石方580亿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4。8亿亩,初步治理洼涝面积21亿亩,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2万平方公里,“我国水利建设规模,都创造了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1959年全国共建成蓄水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31座,共可蓄水100多亿立方米,建成中型水库1000多座,万亩以上的灌区1200多座,扩大灌溉面积7000万亩,初步实施水土保持措施面积8万平方公里,初步治理洼涝面积6300万亩,是解放前几千年所累积完成的灌溉面积的2倍。在人民公社存在的25年间,农田基本建设还治理了大量的沙碱土地,开垦了大量的农用土地,这些前无古人的成就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粮食创高产准备了条件。联系当今一家一户的经营农民深刻认识到,要解决农业大的问题只有集体化才能做到,靠一家一户什么也解决不了。农民从历史和现实比较中体会到,还是集体化比个体好。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郝贵生|毛主席对列宁哲学思想的学习与应用 ——纪念列宁诞辰154周年

顾凌英:股份制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郭松民 | 请向他们投去敬佩与羡慕的目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子午|假如地主卷土重来会怎样?“交钱种地”事件是个预演

两日热点

腐败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没一个行业是清白的

李昌平:开鲁县“干部阻耕”事件,让子弹飞一会!

德纳:冯玉军涉俄言论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