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芯片制造18路诸侯,日本竟占了11家

佚名 2018-04-18 来源:文化与进化研究

  导读: 花大钱搞引进,花小钱倾斜给“国家队”,实质效果是压制中国内生科技的进步,让中国人长期处于“世界劳工”状态。花大钱搞引进,花小钱倾斜给“国家队”,实质效果是压制中国内生科技的进步,让中国人长期处于“世界劳工”状态。

  花大钱搞引进,花小钱倾斜给“国家队”,实质效果是压制中国内生科技的进步,让中国人长期处于“世界劳工”状态。只有普惠式花钱、直至还钱于民,让民间自源、自发,通过正常的自由竞争洗礼,才可以真正让中国企业走向以科技为盈利之源,让中国社会聚焦于科技、生产力进步。

  上表,是18家国际领先的芯片制造设备和服务提供商,其中,日本占了11家,而中国只有一家--台湾矽品,还不是大陆企业。

  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支撑了中国晶圆代工厂--典型如中芯国际--的整个天空。(详见本院系列文章《媒体谣言的粉碎机:从中芯国际被“放卫星”谈中国芯片产业的悲哀》,《比照魏少军发言,印证“中芯国际比肩论”的谣言属性》)

  有业界人士连续7年考察中芯国际的生产线,操作工人是中国人(一律中专、高中水平),销售和管理大部份是中国人(这是中国的强项),而日常工程师大部份为日本人和台湾人,中国“学徒”有一点,但流动性强,几乎始终地处于“新手”状态,急难处理、指导是欧美人。当然,该人士没说出来的,还有手握刀把子的美国人--中芯国际业务最后的审批单位。

  中芯国际成立后连续10多年惨烈的亏损,至近3年才开始年度盈利。主要得益于:1)把亏损分解到各合作的地方,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国企居多)、国家扶持资金等接盘固定资产投资。2)技术性处理,例如把固定资产折旧时间延长,把新增固定资产投入速度放慢,但这是双刃剑,放慢投入,工艺落后更多。

  固定资产投入是晶圆代工厂最大的负担,就是购买生产线设备,不断更新、追赶新工艺,供货商就是上面的18家公司为主,没有一家是大陆企业,说明这些钱都向外流失,对大陆从事相关装备生产的企业,所能起到的带动效应极微小。

  即使如此,中芯国际成立至今,累计仍是亏损,最早出资的上海基金、银行,尚有约20美元(约等于最早启动中芯国际的200亿人民币)仍未收回,相当于此笔巨额投资在18年间仍不能收回本金。难怪业内人士都称中芯国际为“僵尸企业”,假若正常的市场行为,早已被淘汰出局。

  中芯国际在各地大建合资厂,变相在传销上面18个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这个资金包袱转移、分摊给各地方继续承担,击鼓传花,最终填单当然就是全国的纳税人。

  这个代工厂模式,可以归结为:中芯国际得了GDP,外国公司得到了利润,支持了外国公司不断技术升级、中芯国际则节节“跟进”、长期奉献,最先进技术始终掌握在外方手里。晶圆代工厂可说是“三来一补”模式的升级版本,外国人得大利,国内买办得小利,中国人付血汗当劳工,外国人、买办们打着“国家扶持”的响亮口号,榨取了全国人民,利益输送到境外。

  200可能是一个魔幻数字。改革开放早期,国家计划引进200条化肥生产线,养肥了外国的化工企业,让他们不仅渡过市场本已饱和的危机,还得到资金不断升级技术,而中国大干快上的200条化工厂、生产线,一部份闲置,一部份开工后亏损,清算、大拍卖,而有关老领导们就得了一个“盲目决策、拍脑袋决策”,退到了中顾委。

  90年代,中国又来引进了200条彩管生产线,这次决策通过国企“白手套”来决策,再次给外方接盘二手设备,获得资金升级新技术,新技术的LED、等离子等产品回头来淘汰彩管,中国企业再次花钱“引进”。这次背锅的彩管企业只能关停并转。至今,中国LED屏生产企业继续处于“代工”状态,新的显示技术研发在国内一片空白。

  00年代末,又有一伙游说团--打高科技名义的掮客,足迹遍及大陆各大城市,游说当地政府,对集成电路大干快上,引进国外200条晶圆生产线,还是二手的,引进一条,造福一批买办。北京市在2009年就炒作过一次“引进200条生产线”的闹剧,北京缺水,本不适合建晶圆厂,超净间要大量的水做空气过滤。由于金额实在太大,1条生产线约100亿人民币(虽然二手会打折,但中间回扣也补回来),后来改变策略分解到多个城市,分散接盘,陆陆续续斩获了一些城市。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官员缺乏基本的技术素养、专家缺乏实际的市场经验,跟风决策者多,看到大型工厂就说是“现代化”,看到高科技产品就称“科技发展”--代工生产高科技术产品,并不意味着掌握了高科技,更享受不到高科技带来的高利润,就是赚点血汗钱。至于官员、掮客、专家们的私利算盘,这里还不便说得太深入。

  (配图:1860年的八里桥之战,清军3万精锐铁骑、“忠勇性成,赤心报国”将领,完败于5千英法雇佣军。英法联军(步兵)以不足30人的伤亡,屠杀了迅捷如风的数千清军骑兵。科技的落后,文化思想的落后,任何勇气与谋略都只能随风。)

  “三来一补”及其升级版的代工厂模式,不应该成为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只会造成中国的技术空心化,社会贫富悬殊--一个买办搭配一万人血汗工人,哪能不贫富悬殊。

  总有人缓颊道:这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必然要交学费的,毕竟在发展嘛。其实,这不是阶段问题、不是学费问题,而道路选择的问题,灵魂深处的问题。正如人换了猪的思想的话,在喂养阶段,总能不断长膘,但如果误认为、安于这个“正常、必经阶段”,那么,这个阶段的尽头就是当头一刀。

  花大钱搞引进,花小钱倾斜给“国家队”,实质效果是压制中国内生科技的进步,让中国人长期处于“世界劳工”状态。只有普惠式花钱、直至还钱于民,让民间自源、自发,通过正常的自由竞争洗礼,才可以真正让中国企业走向以科技为盈利之源,让中国社会聚焦于科技、生产力进步。

  上面18家公司中有11家是日本企业,日本近40来都是中国“大干快上”最大的受益国。有人仅通过一些表面现象,称日本“衰落20年”,称日本曾经的名片企业--东芝等家电企业纷纷巨亏、出售,是日本经济的失败。事实上,日本人出清旧产业(如家电),房地产消停下来,默默发展新科技,低调、切实地实行了转型升级、科技驱动,“闷声发大财”。这些,应该让大呼“双创”、大呼“转型升级”、包括大呼“坚持中国既有优势”(比较优势论的另一个说词)的人士好好反思。

  僵尸企业不愿出清,说是“不能伤害实体经济”--难道高科技企业就不是实体经济、低技术企业就永远不能被高科技企业所替代?;房地产不愿切实治理,还通过不断的“限购”来维持泡沫的房价,说是“怕拖累整体经济”--房地产泡沫化才是让整体经济崩溃的不定时炸弹;无效的分散农业、低效的造城运动、空心化的制造业,可以吸纳大量的低技术就业人口,但是,国民素质、社会效率难度就因此而长期、永远停留在“第三世界”?

  “落后就要挨打”、“大而不强”、“泥足巨人”,这些话说了近200年,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只能补充一句:

  落后不可怕,可怕是坚守落后,尤其是坚守落后的思想。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芯片进口费用超过石油进口总额 还不是最要命的

一年进口芯片花费超万亿 中国制造在为美国打工?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乌有之乡招聘招募公告(2024年3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黑与白》第二部卷四第三章5. 两个老人

两日热点

乌有之乡招聘招募公告(2024年3月)

尹国明:不用着急,这仅仅是更大场面的开始

胡锡进旧文被扒出:“我为今天的中国能在这里公开批毛骂毛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