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郝贵生:谈屈原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郝贵生 2024-06-11 来源:乌有之乡

 屈原的敢于向君王直言和进谏行为,用我们今天的语言就是行使下级对上级、群众对领导批评建议的正当的民主权利。这在几千年的英雄史观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今年的端午节(6月10日)又到了,一提端午节,必然想到屈原。2014年我在天津市老年大学学习《中国古代经典诗词选讲》,其中第二讲,就是学习屈原的《离骚》。记得中学学历史课时,就知道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这个人物,也知道他的代表作就是《离骚》。报纸、媒体、一些文人的文章中也经常提到《离骚》中的著名诗句即“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大学毕业之后虽然从事的也是文科专业,但说心里话,从来没有认真读过《离骚》,对屈原的事迹、人品、精神知之较少。因此决定,借这次学习屈原的《离骚》,应该较为详细学习、研究屈原这个人。一是认真听取老师讲解《离骚》原文;二是我下载了《离骚》有关译文,课后认真反复学习;三是阅读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屈原 贾谊》;四是读了毛主席诗词“七律·屈原”。后遂写作短文《向屈原学习什么?》,当年发表在多家红色网站上。今年端午节来临之际,还想写些什么。于是把当年写作的短文重读一遍,感到对屈原的精神、人品的几点概括还是准确、深刻的。但最大的不足就是对其论述得还较为简单,特别是对屈原精神的现实意义展开得很不够。

  党中央近些年来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其实毛主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就包含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屈原的《离骚》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1961年秋,毛主席专门写了一首《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高度赞赏了屈原的“刀子”精神,以“万里涛”言其跃得远,以“冲”言其勇猛,歌颂其为坚持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惊世之举。今借纪念端午节,在笔者《向屈原学习什么》一文基础上,继续深入谈谈屈原的“刀子”精神。

  一、屈原“刀子”精神的具体内容

  一是屈原的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离骚》一文中大幅篇幅描绘了他对楚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炽热的情感。“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身披香草江离合幽雅的白芷还编结秋兰作为佩带更加芳馨。时光飞快,我似乎要赶不上啊,心里总怕岁月流逝不把我等待,清晨摘取上坡上的香木兰啊,傍晚又把经冬不枯木的香草来采。日月飞驰不停留啊,春天刚刚过去就迎来秋天,想那花草树木都要凋零啊,唯恐美人也将有暮年到来。】

  他极端仇恨官场上小人争权夺利、贪婪成性、勾心斗角的丑陋现象。“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众小人争权夺利贪婪成性啊,装满了腰包还贪求不已。对己宽容却猜疑他人啊。都勾心斗角满怀嫉妒。奔走追逐权势和财富啊,这不是我急于追求的东西。老年慢慢就要到来啊。怕的是美名未能树立。】

  屈原多么希望他的祖国抛弃恶习弊端,富国强大呢?“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你为什么不乘着壮年抛弃恶习啊,又为什么不改变与原来的政治法度?你若乘上骏马纵横驰,来吧,请让我在前面为你带路。】

  二是身处污泥而不染,独善其身,洁身自好的精神。

  屈原自己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全社会的人都污浊而只有我是干净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

  他面临各种世俗之见,绝不随波逐流。“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我效法那前代的贤人啊,不做世俗人的世俗打扮。虽不合今日心意啊,我原遵循彭咸遗留下来的规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女夸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深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深深地叹息著擦拭眼泪啊,我哀伤自己活得是如此艰难。我只因为热爱美德并以之约束自己啊,却旱晨受到责骂,晚上又被罢官。这既是因为我以蕙草为佩饰啊,又加上我采了白芷精心编连。只要是我衷心喜爱的事啊,纵然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点。恨只恨君王你太放荡啊,始终不能体察贱妾的衷肠。众女子们嫉妒我的美丽的风姿啊,造谣诬蔑我善於淫乱。世俗的人本会投机取巧啊,违背了规矩把措施改变。背弃正道而追求邪曲啊,争著苟合求容反以为符合常规。烦闷苦恼,我深深地惆怅啊,独有我在此时遭受穷困命运多舛。宁肯即刻死亡魂离魄散啊。我也不能把小人的丑态来现!雄鹰猛雕不与燕雀为伍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方和圆怎能包容在一起啊,哪有志趣各异的人能彼此相安?心灵受屈精神压抑啊,强忍指责把侮辱承担。坚守清白为直道而死啊,这本为前代的圣贤称赞嘉许。】

  对他的独善其身,屈原在投江之前一渔夫劝慰他说:“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一个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随着世俗风气而转移,全社会的人都污浊,你为什么不在其中随波逐流?大家都昏沉大醉,你为什么不在其中吃点残羹剩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讨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呢?】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中称赞屈原“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能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浊的环境,能够消遥于尘俗以外,其清白是染也染不黑的,简直可以和太阳、月亮比光明了。】

  三是不畏权势,敢于向上进谏的精神。

  他多次向楚王直言国家富强发展之良策,然而却始终得不到楚王的理解,且常遭谗言报复,但始终矢志不渝。如他自己所说:“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君王不体察我火热的心,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脾气。我深知直言会招来祸殃,想忍耐不说却无法控制。】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你为何直言多事,又偏喜好美德,坚持高风亮节?屋子里堆满了的杂花恶草啊,你却单单不肯佩戴,非要与众不同。对众人的误解不能挨家挨户去解说啊,谁将会在我等人的内心来关怀查明?世人都在成群结党啊,你为何偏要孤独不听我的劝诫?】

  二、屈原精神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和楷模

  屈原精神首先是他个人的精神,是屈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对他的影响而塑造的他的人品、素养的产物,同时也是群体的精神,是时代的精神。屈原的时代毕竟还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必然也存在真理与谬误、先进与落后、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对立。作为阶级社会的战国时期屈原追求国家的强大和富强无疑代表着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但这个社会中毕竟也存在贪官污吏、势力小人,存在着强权势力。屈原的处世原则与他们格格不如,与那个社会倡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的等级观念发生严重的冲突。而这种冲突不是纯粹的个人矛盾,而是社会上两种做人模式、两种观念的矛盾,两种对立文化的矛盾。屈原所代表的文化虽然还是那个时代封建文化的内容,但确实也是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主流封建文化的否定,是一种进步的、先进的文化。这种进步文化、思想、精神、行为却得不到周围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受到权力者、世俗者、卑鄙小人的嘲弄、打击、污蔑、攻击、否定。他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忧愁,所以他才写作《离骚》,抒发内心的真挚情感和怨愤,最终投江自尽。甚至他死后,也不是都受到后人的理解和赞赏。如屈原在投江之前一渔夫劝慰他的那段话不仅是当世许多人,更是后世实质是当今相当多的人对他的责难。《史记》作者司马迁写《史记·屈原 贾谊》时说,他读屈原作品《离骚》《天问》等,对屈原的心志感到悲愤,看屈原投江之地,不仅掉了眼泪,更加念及他的为人。后读了贾谊为屈原作的赋后,“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以屈原那样的杰出才能,到其它诸侯国,哪一个国家不容他呢,何必死守楚国,造成如此悲剧呢?】如果屈原象孔子一样周游列国,那还是屈原吗?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谈道,汉代班固指责屈原的进谏是破坏君臣等级秩序,犯上作乱行为,“露才扬己”,太骄傲自满和显露自己的才能了,由此导致“忿怼沉江”。

  屈原的上述精神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代表。自屈原之后,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也出现了无数之多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爱国、明辨是非、敢于直言、抨击社会现实的志士仁人及其文化作品。如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媚折腰事权贵”,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屈原精神的继承、延续和发扬光大,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文化的最杰出的群体代表和血脉表现。毛主席高度评价屈原,就是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学习、继承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明辨是否、敢于同邪恶势力做斗争的“刀子”精神,为实现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的共产主义大目标而奋斗终身。

  当然屈原精神以及其后的中华民族的无数优秀儿女毕竟是那个历史时代的产物,有其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学习屈原精神,也绝不是邯郸学步,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屈原精神的现实意义

  笔者退休之前从事大学教学工作,曾系统研究学习理论。其中在谈到“理解”知识时,提出了知识的三构成论即“内容、根据、价值”,推导出“三知理解法”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用”。前两点大家比较熟悉,但最重要的是第三点。毛主席说,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其实学习所有的知识都在于引用,都要指导实践。人类创造的任何知识都有用,都有价值、功能。但其具体的价值、功能不完全相同。只有知道这个具体的知识有什么“用”,有什么价值、功能,才有可能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研究“屈原精神”,既要研究其内容、根据,也要研究“屈原精神”有什么“用”,有什么“价值”、“功能。“意义”就是“功能、价值”。也许有人说,屈原是两千多年的历史人物了。我们仅仅知道了解这个人物就可以了。还谈他的精神对21世纪的当代中国人有什么用?有必要吗?笔者认为完全有必要。屈原精神对于正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意义也是极其巨大的。笔者结合对屈原精神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发其当代的现实意义。

  第一,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人是社会的人,他首先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一定的地理位置中、一定的民族中,一定的国家中。一切作为社会的一个合格的成员,就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民族、自己的同胞、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人民。屈原之所以有极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他对自己生存成长的楚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感情极其深厚。当年的“九一八”失去故土的东北人民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就激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抗战精神。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就是从“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真实地反映了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毛主席在他1939年写的著名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一开始就写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任何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任何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应该热爱这个故土、热爱这个民族、热爱这个祖国。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此奋斗终身吗?尤其有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中华民族已经从一个被人宰割、欺凌的民族发展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历史巨人。但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无论是历史上各朝各代、近200年的近代史上,投降卖国的汉奸人物层出不穷。甚至当代社会中,仍然有个别人为名利地位所诱惑,充当西方国家的间谍、特务,卖身求荣,污蔑丑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如莫言方方之流),已经对国家、民族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同时国内某些人不念及祖国母亲哺育自己成长的艰辛,总是借口国内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奔赴西方国家拿取高额收入而不愿回国效力。像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上世纪五十年代冲破千难险阻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丢弃得太多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屈原,自觉培植和提高我们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批判和反对形形色色的汉奸思维、行为、人物,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意义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第二,提高是非美丑辨别力和对错误思潮的抵制力与批判力。

  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是非美丑善恶的对立。屈原精神的又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对楚国的社会现实的是非善恶美丑看得清清楚楚,他不仅亲自而且呼吁众人批判和抵制邪恶势力。中国古代学者在谈到做人的标准之一就是“明辨之”,而且在是非混乱、邪恶势力猖獗之时要保持清醒的独立见解,如孟子所说,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当代社会生活也同样如此,用唯物史观看来,无论是整个世界还是当代中国,先进与落后、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对立,最主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因为《共产党宣言》就揭示了曾经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已经出现了否定其自身的进步因素社会主义。因此自《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无非都是作为代表进步因素的社会主义同代表落后、邪恶、反动的资本主义即当代帝国主义的矛盾。不仅国际如此,国内也是如此。中国当代社会所有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先进与落后的对立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社会主义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对立的具体化,其这种对立现象达到了建国以来最最严重的时期。思想理论界的混乱,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认识不仅十分模糊甚至是非颠倒,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行资本主义之实。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相互勾结,利己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层次,造成了大批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和拜倒在权力与金钱面前的扭曲、片面的单向度的畸形人。不仅官场腐败前赴后继,而且出现数量极其庞大的许家印式的吃人肉、喝人血的官商勾结的大资产阶级。不仅封建传统思想文化糟粕还在棺材里继续发臭腐蚀整个社会,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西方人本性自私论、普世价值理论也伴随国门的大开蜂拥而至,大有取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指导地位之势。因此,我们今天学习屈原精神,就要学习其是非美丑善恶的辨别、识别能力,学习屈原在举世混浊、世风日下的状况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随波逐流,且给于抵制和批判。要按照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在批判法国环境决定论思想中指出的,要做社会环境的主体、主人,而不做环境的奴隶。

  第三,行使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

  屈原的敢于向君王直言和进谏行为,用我们今天的语言就是行使下级对上级、群众对领导批评建议的正当的民主权利。这在几千年的英雄史观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尽管屈原完全是出于好心,出于对楚国长远利益的考虑,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屈原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阶层,打破这种规矩,提出合理建议,某种意义上是对封建文化的否定和背叛,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在他那个时代,是不可能成功的。也必然遭到他同时代人和后人的谴责。汉代班固指责屈原的进谏行为是“露才扬己”就是封建文化反动的表现。不仅屈原如此,其之后的各朝各代的类似人物和行为基本上也不可能成功。我们今天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能以是否成功为标准,而是看其思想意识及行为是否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屈原的这种精神实质就是现代“民主”意识的萌芽。所以毛主席和共产党人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

  我们今天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坚持的无产阶级专政实质是对敌人的专政和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民主,党章宪法也规定基层党员和群众对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对中央的批评、建议的民主权利。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论述比比皆是,尤其把社会主义民主看做打破历史周期率的最重要的途径、手段和方法。但理论、党章、宪法是一回事,现实生活中又是一回事。由于几千年权力至上的封建文化的严重影响,打击、压制、破坏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某私营企业工人要求建立工会竟然遭到镇压,某退休干部通过正当途径检举本地领导竟遭公安部门抓捕和检察院起诉,屈原当年直言和进谏后所遭遇的现象今天仍然存在。笔者多年来一直通过正当途径行使党章、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提各种建议及批评,但阻力和受压制状况与屈原当年类似,国内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都有类似的经历。所以笔者读到屈原的《离骚》一文,感触极深、感慨万分。但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坚信人民群众的大多数,我们不会遇到阻力和打击报复而停止不前。我们始终坚信,历史是发展的,当代生活中的一切腐朽、丑恶、没落现象是违背历史发展方向的。共产党人就应该涌现出无数个屈原类型的人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勇敢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为共产主义最终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而奋斗终身。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在宁夏考察调研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郭松民 | 学习毛主席关于“庞然大物”的论述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黑与白》第二部卷七第一章 1. 卢佳

范景刚:努力学习张文茂老师,做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子午:“再不生孩子韩国要灭绝了”?尹锡悦吓唬谁呢

两日热点

女汉奸搞反华游行,结果被警察打了一顿

郝贵生:一把刺向“资本主义复辟”的锋利尖刀——评古正华同志大作《却道天凉好个秋》一书

千万粉丝媒体人频频攻击国家“安检”,到底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