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什么类型的“生产关系”,就被什么样的“国家权力”保护
像满清的“八旗贵族”,享受着特权、金钱供应,怎么会变革那个“旧满清生产关系”?当然是极力维护那个“旧生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一切生产关系,都是被阶级的国家权力所保护的。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被什么样的阶级的国家权力所保护。
(毛泽东.《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阶级关系和人民民主革命》.《毛泽东文集》.第五卷.)
人类的“生产关系”,大概分为“原始生产关系”、“奴隶生产关系”、“封建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等这么几种。
这些“生产关系”,是经济层面的,是“经济模式”。在政治层面,就形成相应的“国家权力”,与各种“生产关系”相适应。
“国家权力”,是“坚决”保护相应的“生产关系”的;有的时候,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
“奴隶制国家权力”保护“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国家权力”保护“封建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国家权力”保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比如:封建国家,就保护“封建生产关系”的,诸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还有的知识分子,提出一整套理论、意识形态,为封建皇权服务,像孔子提出的“儒家”,孔子憎恨“犯上作乱”,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女要孝顺父母、弟弟要顺从哥哥,称为“孝悌”,这样,就不是一个“犯上作乱”的人。
像中国封建社会的末年,在内外因素下,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进行“维新变法”,希望中国成为像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慈禧等人极力“保护”旧封建生产关系模式,拒绝变革、拒绝“走向共和”;最后囚禁光绪,杀了谭嗣同等人。
“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类各种经济生产模式,马克思将其分为5类。随着人类经济生产力的递增发展,从一个发展到另一个。
与此同时,“经济决定政治”,政治领域出现了不同的“国家权力政府”,像原始社会国家、奴隶社会国家、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决定了“国家的性质”。所以,几乎任何一个“国家权力”,都是保护它赖以产生的“生产关系”的。
在“平时”,就不用说了,是百般维护的;而在“社会转型期”,就比较激烈、复杂了。
一个封建国家,在转化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时候;“国家权力”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捍卫“旧制度”、“新派”和“老派”互相斗争。
此时,社会各界要求“维新、变法、改革”;有的时候能成功,有的时候就是失败。像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成功了;但中国的“光绪维新”,就失败了。
这样,人们见“维新”无望,就走向了“革命”;像中国的孙中山“辛亥革命”,就是中山先生对清政府彻底失望,而转向推翻清政府。
清政府,当然也没有“束手待毙”,而是开动“国家权力”,保护旧的“封建生产关系”。满清政府杀了很多革命志士、疯狂镇压,像徐锡麟、秋瑾、陆浩东等等。
这种现象,也很正常,因为许多人从两个方面维护“旧制度”:一是人性的守旧,认为传统的、就是好的,反对革新、改革,尤其是一些中国人,有“因循守旧”的民族性格;二是“利益”,旧贵族、旧官员,从那个旧体制上“吸血”,是怎么也不会改革养活他们的旧制度的。像满清的“八旗贵族”,享受着特权、金钱供应,怎么会变革那个“旧满清生产关系”?当然是极力维护那个“旧生产关系”。
所以,历史上的“变法、维新、改革、革命”,都是极其困难、艰苦卓绝;因为“旧国家权力”保护“旧生产关系”,拒绝革新。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