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否定之否定

小庄 2024-04-24 来源:八角楼上公众号

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去看,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这是因为新生事物虽然弱小,但是却蕴含生机,逐渐壮大,旧事物虽然强大,但是却日益腐朽,走向没落。

  否定之否定——辩证法里的一个重要规律。

  我们之前聊辩证法的时候说过,所有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归根结底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说像否定之否定规律也好,质变互变规律也好,都可以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加以推导和解释。

  这篇文章,我们就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以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为主线,来推导一下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梳理一下到底什么是否定之否定。

  一、

  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

  新生事物战胜腐朽事物,实现事物性质上的根本变化,这是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来完成的,但是这个矛盾运动从另一个规律去看,也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推进完成的。

  要搞清楚否定之否定规律,就要搞清楚事物内部的两个对立面,即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因素。

  用矛盾的规律去看,所谓肯定因素,其实就是事物内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起到决定事物性质的作用。正是因为有肯定因素的存在,才使得事物以这种性质存在。

  否定因素:是否定事物性质的因素。

  用矛盾的规律去看,所谓否定因素,其实就是与肯定因素对立存在着的矛盾对立面。它的存在就是要否定当下事物的性质,改变它,使它性质发生变化。否定因素就比较特殊,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否定当下事物,使它变成新生事物,一种也可以是否定当下事物,但是却想把它变成更落后、更腐朽的事物。

  为了更严谨,所以我们摆出了以上两个概念,但概念的东西容易让人枯燥乏味。所以大家先不必管它,接下来,我们要把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代入到历史中的阶级角色里去,这样就通俗得多了。

  从原始部落开始算起,氏族首领和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生产资料,抵抗自然风险,结成互帮互助的生产关系。部落首领往往都是部落选举出来的对部落贡献最大,最勇敢,最能组织生产的人。比如我们有夏禹治水的典故,讲的就是夏禹带领部落民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故事,民众也推举其为部落首领。

  但是随着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提升,社会分工开始出现,于是交换开始出现。农产品和畜牧产品要交换,粮食和手工产品要交换。你要交换就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产品是某个部落或某个私人所有,你得肯定这种所有权,否则也就不存在互相交换。所以私有制就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诞生了,而阶级也伴随着私有制的诞生而诞生了。

  起初,部落的组织者,是部落成员推选出来的,带领大家共同对抗自然灾害、发展生产的领导者。部落成员把组织生产的权力交给他们,以便他们带领大家更好地对抗自然,发展生产。这些人一开始往往是部落中更有智慧,更加勇敢,对部落贡献很大的人,就像夏禹因为治理黄河水患而被大家所拥戴,他们是生产组织中更先进的力量,也是这种部落组织形式的肯定因素。

  但是随着私有制的诞生,阶级的出现,那些原先的先进力量、掌握了组织民众生产权力的人,那些因为对部落贡献更大而被选举出来的生产组织者,领导者们,就逐渐变成一个统治民众的阶级。原先这种组织形式的肯定因素,随着私有制的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自身也逐渐开始变得腐朽。

  在这个过程中,原始部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也逐渐解体,原先作为领导者的生产组织者,开始变成统治阶级,原先归部落、“国家”、全体氏族人民所共有的土地、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被以“公有”的名义服务于统治阶级,然后又慢慢地将其变为统治阶级所私有,最早的奴隶主阶级就这样诞生了。

  他们一开始,是部落这种组织形式里的肯定因素,是先进力量,是带领部落里的民众组织生产,发展生产,抵抗自然的力量。他们使这种组织发展壮大,这种最早的组织形式就是“国家”这个概念的雏形。

  但是随着阶级分化以后,他们由原先的先进力量,负责组织生产的领导者,变成了统治民众,剥削民众的阶级,他们作为这种组织的肯定因素,慢慢变得腐朽,而同时这种组织形式的否定因素,作为肯定因素的对立面也逐渐发展起来。

  奴隶阶级就是其中一种否定因素。

  一开始的奴隶往往不是自己部落的人,而是其他部落被打败后的战俘,这些其他部落的战俘被当做奴隶从事农业、畜牧业生产。但是随着曾经的肯定因素逐渐腐化,变成压在劳动者身上的奴隶主阶级以后,本部落或者说这个国家的劳动者也开始越来越多的沦为奴隶。有的是因为违反了奴隶主的制度,有的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完全失去了生产和生活资料,于是不得不沦为奴隶,有的是因为债务还不上,于是自己也成为了被买卖的劳动力,由此形成奴隶。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当奴隶主阶级的压榨越来越严重以后,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就是,越来越多的本部落子民沦为奴隶。这就是说,你作为本部落的子民沦为奴隶以后,其实就跟其他部落沦为本部落奴隶的人再没什么两样了,你们都是被本部落奴隶主阶级所压榨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本部落奴隶的敌人不应该是其他部落的奴隶,恰恰相反,不同部落的奴隶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压在他们身上的奴隶主阶级,如果换用几千年后的一句话的意思翻译一下就是——全世界的奴隶应该联合起来。

  然而他们那时还不能独立作为一个阶级联合起来登上历史舞台,否定着奴隶主阶级的领导阶级是新兴地主阶级。这个阶级也作为一种否定因素,与奴隶主阶级直接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着的这两个阶级以阶级斗争的方式推动着历史的前进,那时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着新生事物,他们要求变更土地所有制,要变土地的奴隶主所有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有。因为要利用奴隶们一起反对奴隶主阶级,所以新兴地主阶级也提出很多废除奴隶制的一些制度改革,以便给予奴隶一些相对的人身自由和权力,从而争取这些力量。

  当事物的否定因素逐渐壮大,力量对比超过了原来的肯定因素以后,最终经过反复较量打败了旧有的肯定因素,事物的性质就彻底发生了变化,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比如从奴隶社会进入到了封建社会,也就是新兴地主阶级最终战胜奴隶主阶级取得统治地位,这时候新事物就战胜了旧事物,奴隶社会也就转变了性质变成了新的封建社会。

  这个时候,作为原先事物即奴隶社会的否定因素存在的地主阶级,成功实现了对奴隶社会的否定以后,他们又变成了新事物的肯定因素,即封建社会的肯定因素。

  整个过程,就是否定因素战胜原来的肯定因素,从而实现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也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里面的一次否定。

  从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肯定因素作为肯定这个事物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一开始往往是进步的。如果一开始它就是腐朽的,那在摇篮里就被扼杀了,事物也就根本不会存在,也就无法继续发展。但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肯定因素就可能逐渐变成腐朽的因素,阻碍事物的继续进步和突破。但是它作为肯定因素,不会自己退出舞台,所以就需要否定因素逐渐成长壮大,去否定它,去与它斗争,最终才能实现旧事物到新事物的转化。当事物性质转化以后,原先的否定因素,比如新兴地主阶级,又成为了新事物的肯定因素。

  这种新事物的肯定因素,同样可能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变成腐朽落后的因素,当另一种新的否定因素又完成了对这个事物的再次否定以后,事物的性质又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转变成下一个新事物,这就是二次否定。

  所以这种旧事物被否定因素所否定以后,变成新事物,新事物随着自身的发展又逐渐变成旧事物,被下一个新事物所否定,这样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辩证法里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

  复辟与反复辟

  历史的实际发展过程往往更为复杂,不仅存在着新旧事物之间的转化,同时也存在着新旧事物之间反复较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阶级斗争的历史里面,就形成了复辟与反复辟的现象。

  我们上面说过,否定因素比较特殊,它有两种,一种是新生力量,代表着更高级的新事物,但是同时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曾经被新生力量战胜,但是因为其本身力量还很强大,于是又卷土重来,重新战胜新生力量,这时候就会出现复辟现象。

  比如,封建地主阶级作为奴隶社会的否定因素,这个否定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整个春秋到战国期间经历了500多年,期间旧奴隶主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反复较量,数易其位,最终封建制才得以确立。即使封建制确立以后,作为封建制的肯定因素——地主阶级,一方面有其对立面农民阶级作为新的否定因素对其进行否定,同时还会有奴隶制的残余奴隶主阶级,也在对其进行否定。

  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里,法国大革命成功结束了法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但20多年后,却又出现了波旁王朝长达16年的复辟。

  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想搞民主共和制,但是随后被北洋军阀掠夺了果实,建立了一个地主和买办联合专政的军阀政权,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复辟,张勋之流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复辟相对都很短暂,这是因为封建阶级历经千年已经足够腐朽没落,同时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资产阶级经过成长和发展,已经足够强大。

  在这一点上,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否定因素无产阶级,则力量就相对弱小得多,于是就有了苏联历史上的最长也最巩固的一次复辟。无产阶级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使得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56年,代表资产阶级势力的赫鲁晓夫开始推行修正主义路线,提出了与帝国主义和平共处的思想,打着反对“个人崇拜”的招牌,竭力反对斯大林,竭力丑化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是丑化公有制,丑化无产阶级专政,大搞苏联伤痕文学,成功的为苏联资产阶级复辟打下了基础。其后勃列日耶夫、戈尔巴乔夫继续推行修正主义路线,最终苏联资产阶级重新登台,实现了苏联资产阶级的全面复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从整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来看,新生事物在刚刚出现的时候一定是十分弱小的,刚出现的新兴地主阶级,萌芽时期的资产阶级,以及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都是如此。这种弱小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认识程度、觉悟水平、组织程度等方方面面的。

  而与新生事物对立的阶级,则可能还处于极其强大的阶段,甚至处于还能继续发展的阶段。

  这个时候,新生力量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比如我们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因为正好同时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期,因此这种革命就因为有了广大的同盟军和统一战线,而爆发出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战胜一切腐朽没落的旧事物,改变其性质而变成新事物。

  但是旧事物并不可能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他们也不可能在一次失败之后就退出历史舞台,甚至他们依然很强大,依然有发展的空间。因此一旦过了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他们就有可能,也有力量集合起来,重新压垮和摧毁新生事物。

  因此在历史的阶级斗争过程中,就必然会出现新旧事物之间的复辟与反复辟,前进与后退,前进中有后退,后退中有前进等一系列复杂的历史现象。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本身就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产生的,因此它的成长过程也必然要遭遇旧事物的抵抗,所以也就必然是艰难曲折的,期间必然会出现复辟、倒退的现象,甚至这种复辟和倒退会是一个很长时期的历史阶段。所以出现得晚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新生事物,也可能是旧事物包装以后复辟而来的东西。

  因此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去看,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这是因为新生事物虽然弱小,但是却蕴含生机,逐渐壮大,旧事物虽然强大,但是却日益腐朽,走向没落。而这个过程却又是异常曲折的,这是因为新生事物一旦焕发生机,就必然遭到强大势力的镇压和摧残,即使取得了成功代替了旧事物,但是也可能出现被复辟的现象。这种历史过程用辩证法的话去说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郝贵生:把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行到底——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

郝贵生|把反帝反封的斗争进行到底! ——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

《求是》(2024年09期):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黑与白》第二部卷五第二章 4. 水边大宅

郝贵生:把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行到底——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

郝贵生|把反帝反封的斗争进行到底! ——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

两日热点

谁的问题?

活在梦里:专家眼中的“俄乌冲突”

司马南:影院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