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赵磊:共同富裕不是“莫须有”

赵磊 2021-11-25 来源:乌有之乡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其关注点不是在于“分配关系”,而是在于“生产关系”;不是在于生产成果如何“分堆堆”,而是在于“谁才是生产资料的主人”。

  赵磊:共同富裕不是“莫须有”

  赵 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一、“莫须有”

  自从中央提出“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以来,关于“什么是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解读,一下子成了热门话题,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经过某些人的一番“神解读”之后,共同富裕终于被论证成了一个充满戾气的贬义词。什么贬义词?一个“一不小心”就要以“吃大户”、“打秋风”为现实捷径的贬义词。

  共同富裕是怎么被解读成为一个贬义词的呢?

  在各种解读中,最时髦的解读,就是提醒人们:

  ——若没有市场激励,所有公平都是大锅饭。致富也好,分配也罢,必须按照市场允许的规则进行分配。

  于是某些人提出,共同富裕必须作出以下庄严承诺:

  ——不搞福利主义,不搞平均主义,不吃大锅饭,不杀富济贫,不杀福致贫,云云…………

  换言之,共同富裕一不小心就成了“分浮财”、“吃大户”。

  这“一不小心”的言外之意是:共同富裕与“大锅饭”、“平均主义”、“杀富济贫”、“福利主义”,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或问:共同富裕与“大锅饭”、“平均主义”、“杀富济贫”、“福利主义”究竟有何关系?

  答曰:“莫须有”。

  同志们想一想,在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语境下,如果共同富裕真的被某些人所指认的那样,“一不小心”就“莫须有”地成了一群懒人一门子心思怎样“分浮财”的话,那么它能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范畴么?

  二、要害并不在于“分配关系”

  经过一番“莫须有”的指认,共同富裕这个范畴终于从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目标,被某些人证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类似于孙二娘开店剪径的代名词。

  我甚至怀疑,如此“莫须有”所产生出来的舆论效果,或许就是某些人想要的结果?

  殊不知,这样的“莫须有”,其实是对“共同福裕”别有用心的歪曲。

  按某些人的解读,推动共同富裕只能在改变产品分配比例的范围内做文章,而绝不、也不应当触及现有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共同富裕的问题导向并不在于“如何生产”,而是在于“如何分配”。

  既然共同富裕没有生产关系什么事儿,只跟分配关系有关,那么由此引申出来的必然是这样的逻辑:大家成天就惦记着“分蛋糕”,生产蛋糕的积极性能不下降么?生产蛋糕的激励机制能不遭到严重损害么?

  这样解读共同富裕,实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歪曲!

  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里,共同富裕的问题导向,恰恰不在于“分配关系”,而是在于“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只改变产品分配比例的“共同富裕”,那绝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

  不触动生产关系性质的“共同富裕”,那绝不可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一言以蔽之,只是改变一丢丢产品的分配比例,回避或不敢触动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样的做法最多也只能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改良而已。

  或问:什么是“福利主义”?

  答曰:那种只是改变产品分配比例的做法,就是地地道道的“福利主义”。

  或问: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与“福利主义”的根本区别何在?

  答曰:“福利主义”只是改变一下产品的分配比例,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首先要改变的是生产关系。

  正因为着眼点在于生产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不仅不是黄世仁的代言人所歪曲的那样,只会阻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反而因为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必然会激发出更为高涨的生产积极性。

  三、不要歪曲“打土豪,分田地”

  有人拿当年的“打土豪,分田地”说事,想方设法地把共同富裕说成只与分配有关的“吃大户”行为,以此将共同富裕打入平均主义乌托邦的空想范畴。

  严格讲,当年的“打土豪,分田地”,其目的和性质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换言之,这个革命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打土豪,分田地”的要害,同样是不在于改变产品分配的比例关系,而是在于要改变生产资料的占有性质。也就是说,由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改变,“打土豪,分田地”必然同时带来激励机制或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

  尽管黄世仁的代言人不遗余力地歪曲中共领导的土改,殚精竭虑地把“打土豪,分田地”当作马克思主义“共产共妻”的罪行之一。但是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打土豪,分田地”,并不是仅仅改变了一下生产结果的分配比例,而是彻底挖掉了腐朽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根儿,由此带来的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巨大提高,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

  ——关于“打土豪,分田地”与生产积极性的关系,请参:赵磊《前三十年的劳动热情为何如此高涨?》(载《乌有之乡》2021年6月25日),不赘述。

  顺便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里,共同富裕的着眼点并不是在“分”,而是在于“统”——严格说,“分”是封建小农经济的偏好和特征(比如小岗村),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偏好和特征。

  重要的事情再强调一遍: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其关注点不是在于“分配关系”,而是在于“生产关系”;不是在于生产成果如何“分堆堆”,而是在于“谁才是生产资料的主人”。

  (2021年11月25日)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郝贵生: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纪念列宁诞辰154周年

李定凯|一个共产党员“打工人”的心声: 中国不能丢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黑与白》第二部卷四第四章 4. 重逢

毛主席机要秘书张玉凤严正声明

乌有之乡招聘招募公告(2024年3月)

两日热点

到底有多少人没富起来?是少数还是多数?

吴铭|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工人阶级的现状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