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唐杰:“马列经学”才是我们时代的精神体系

唐杰 2019-09-11 来源:经略网刊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门书斋里静观的玄想的思想体系,而是改造世界的学问,也是劳动者阶级的自觉意识和反抗武器。

  “马列经学”才是我们时代的精神体系

  文|唐杰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经典本身,比任何抽绎编撰的原理罗列式教材,要更有说服力、更有活力,为此近年来不少高校的“两课”教学探索了“经典阅读”模式。重庆大学博雅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尝试过由八位来自哲学、史学、政治学等不同专业的教师,围绕着八篇精选的马列文本分别展开经典阅读、深度研讨式教学。本文是博雅学院唐杰老师,在该课程开篇第一课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所作的简短导言。教师节之际,经略推送此文,借以向不断耕耘和探索着的老师们,致以问候和敬意。

 

  诸位,今天我们以“经典阅读”的方式来慎重地进入一个主题,关于“马克思主义”。听到这个名字,你们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某种逆反,因为从小学到大学的公民教育,你们都在遭遇马克思这个名字。一方面这当然是我们公民教育中某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式狂轰烂炸,造成的尴尬的心理后果,以至于嘲讽“庸俗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文艺青年们叛逆主流、构筑群体认同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这种“无处不在”也恰恰说明,我们今天仍然必须严肃地面对卡尔·马克思及其遗产,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绕不过的历史前提,它奠定了我们时代的许多特征,奠定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自我理解。在此首先试从三个方面来分享一点点体会:

  其一,没有马克思主义以及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就没有今天的世界格局和许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冷战及其影响,美国单极霸权的建立,欧盟的处境、东北亚格局的形成等等,都曾在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历史潮流中有其渊源。而当代资本主义的许多社会建设成果,也是长期无产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遗产,比如8小时工作制、工会组织,男女平等、环保主义运动,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等等。有句广为传诵的切·格瓦拉的名言是这样说的:我们走之后,他们会派人来你们修建医院、修建道路、提高工资,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突然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曾经来过。

  世界革命的潮流,曾经激励着那个时代全球各个角落最为优秀的人们,人们相信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世界就要到来,相对于过去几百年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世界体系,相对于一切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文明高下论的强盗逻辑、帝国竞争的恐怖平衡,新时代允诺的是全球平等主义、民主主义和道德主义的光明前景。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相继昭示了这个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世界人类的新精神”的胜利、“庶民的胜利”。而战后苏联又凭借其制度和组织优势,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几能与欧美相匹敌,这对于所有当时饱受殖民主义危害、渴望解放和发展的落后国家来说,都具有空前的感召力。

  对于历史我们需要抱以“同情之理解”,在过去整整两个世纪里,世界各地那些优秀的人们,为着马克思主义所开启的新世界而钻研学问,而努力实践着。只有不学无术、目光短浅之辈,才会天真地对马克思主义抱以居高临下式的轻蔑。世界大势浩浩荡荡,也曲曲折折。历史的潮流并没有过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代替令人窒息绝望旧世界的,必将是“扬眉吐气”的新世界,历史的辩证法一定会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局面有朝一日仍然会降临。这是马克思主义所允诺的世界图景。

  其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理解中国“新之又新”,克服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其中最重要一环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效果历史。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与我们的“儒法”传统相结合,并获得了政党组织的“肉身”,动员和重塑群众,在社会革命的历史运动中实现了“政治中国”的重新确立,使中国以新的主体性,应对资本全球化对原有文明国家的冲击。

  今天读古典文本、喜欢传统文化的同学,容易对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横眉冷对”,以为正是近代中国革命破坏了温情脉脉、巍峨华章的中华传统,这是最典型的“架空式”颠倒妄想。正是经由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主体性的重塑,政治中国才得以重新确立,我们今天才有可能坐下来,“开明绅士”般地展望和规划民族文化的复兴。历史的运动,总是在一系列的选择与矛盾中,构造起自身的“现实必然性”的,我们回过头去不能有片面的“如果”,无法仅诉诸抽绎出来的单线条逻辑线索和和单纯的表象与观念来加以推演。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已是人民共和国的根基之一,历史运动的发动者、引领者,作为新中国之为“新”中国的内在思想支撑者,活的灵魂与人民主体性的塑造者。因此,在思想的构造和运作方式上,它在也采取了“经学”的形态,按经学的方式进入学术学科、思想体系、政治规范和日常话语、风俗设施,是解释我们是谁,解释我们何所来(from)、何所是(is)、何以是(by)、何所为(for)的“世界观”基础,赋予新中国和我们每个人以目的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全校的马列教学。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党的意识形态研究和建设部门,培养干部人才、研究和宣讲理论。除高校的马列学院之外,还有各级党校和社科院系统,它们一起构成了共和国的“太学”体系,以传承和构筑这一经学系统、守护和光大共和国的那些立国原则、培养共和国的“翰林”、教化共和国的政治伦理为己任。与之相比,1980年代以降在“学科”恢复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面,西方哲学、古典学,西方的经济学、社会学等等,都只是作为补充的“外篇”,是因为它们有资于马列经学“内篇”的发展和建设,似乎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马列学院当然不是只学马克思、列宁,扩大来说,马列“经学”体系,已是试图融汇中西马、回应古今变局,重新构筑现代中国政治原则和风俗伦理、治国方略的思想体系,其经世治用、包举海纳之功效,已充分体现在党的理论建设、政治建设,体现在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与各种文件与政治论述中,体现在我们社会话语与概念的日益丰富和自我完善中。五百到一千年后,人们回顾我们时代,马列经学体系才有可能被视作是代表我们时代的精神体系,而不是什么海德格尔、哈耶克,也更不是什么时髦的福柯、布迪厄、阿甘本。当然,今天,马列经学体系的主要问题在于:其学院化、学术化、学科化的建制与形态,与其作为活的时代精神、政治伦理与风俗教化内核的实际作用之间的矛盾,因此,还需要很多改革。

  其三、要理解现代社会、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及其文化的复制、扩大及其后果,理解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表征的现代性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才能得到深刻剖析。农民与农村的“相对贫困”,房价与房租折射的“级差地租”、需求不足反应出的生产“相对过剩”,一切有形和无形产品的“资本化”(例如股票、艺术品与古董市场,甚至所谓颜值),全球地缘政治关系与恐怖主义、环境问题,大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政治娱乐化,媒体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中的政治经济学等等,只有借助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得到透彻理解。以致于当今一切所谓“批判性”的思想,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这其中,除了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之外,还有形形色色“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它们对资本主义建制和意识形态(例如启蒙精神、工具理性、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消费主义、文化工业等等),展开着各式各样发人深省的批判。

  在一国之内,资本曾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普遍提高,也逐步敉平了平均利润率,进而开始在国际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并将这种生产方式向全球拓展,以追求超额利润,“世界历史”以所谓“全球化”的方式展开,这是资本推动的全球化,不平等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而我们仍然处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

  在此,对资本加以改造、驾驭和利用,以发展生产力、进行大国博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人民谋福祉,需要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高速发展就容易丧失主体性和方向性,沦为资本全球资源配置的附庸。而从更长远的历史阶段来看,对“资本主义”的剖析、改良、反抗和革命,最终实现从人的自然史向人的真正历史的过渡,更是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及其遗产,否则我们无法理解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更不可能看清人类解放的方向与人类文明的前途。

  马克思主义因此不是一个所谓的“学术派别”,而是人类精神的一个必然阶段,历史的必然产物,它反映时代、直指现实、创造未来。它根本不是一种与其它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意识形态,它是某种科学体系,而科学往往具有唯一性和真理性。这是必须要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地位。

  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是一项严肃的事业,既是“学”也是“习”。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门书斋里静观的玄想的思想体系,而是改造世界的学问,也是劳动者阶级的自觉意识和反抗武器。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条、马克思主义的教材千种万种,其贯彻总揽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而这个有时被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哲学,其最初萌牙就奠基在我们要研读的第一篇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我们一起开卷读之,开始进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郝贵生:不能歪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子午|看到“招行大客户们存了10万亿”,我想起白岩松的问题

《黑与白》第一部卷三第五章2. 游行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两日热点

1980年,面对陈永贵的质问,邓小平反问:你入党才多久?

既然有人要为那篇“杜鹃花落”辩解,那我就好好掰扯一下“杜鹃花落”这篇文章。

怎么看待俄国,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