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岳青山:高举《宣言》旗帜,“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岳青山 2018-10-14 来源:乌有之乡

阶级斗争“淡化”不得,更“勾销”不得!否则,就定将变成美国“都可以接受的”、“已是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了。

  岳青山:高举《宣言》旗帜,“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纪念《宣言》发表170 周年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公认的共同纲领,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的:它是共产主义政党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不管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所发挥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还是完全正确的。个别地方本来就可能做某些修改”(《马恩选集》第1卷,第228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发表讲话指出: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那么,《宣言》究竟阐明了哪些“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 我们要深刻感悟和把握哪些“ 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今年以来,大家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我读后受益匪浅,但也总感对《宣言》中阶级斗争的理论,似未予以应有的重视。个中原因,或是要淡化,或是有质疑,或是应“勾销”。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阶级斗争理论是“《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

  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先

  后两次对《宣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或《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作出了经典概括,深刻阐明了阶级斗争理论在《宣言》中的重要地位。

  他是这样说的:“《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这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第232、327页)

  这里,恩格斯把“《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或“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归结为三大要点:

  ①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及由此必然产生的社会

  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

  ② “因此,(从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

  斗争,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

  ③ 阶级斗争发展到现今的阶段,被剥削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实现共产主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下解放出来。

  恩格斯这里概括的“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的三大要点中,后两大要点就全是阶级斗争,凸现阶级斗争在《宣言》的重要地位。

  列宁和恩格斯的心是相通的,也是把阶级斗争视为《宣言》的基本思想。他在《卡尔·马克思》中对《宣言》的基本思想作过这样的概括:“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历史使命的理论。”(《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

  可见,《宣言》阶级斗争理论是“构成《宣言》的基本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串于《宣言》始终;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

  如果淡化阶级斗争,那就是淡化《宣言》;无视阶级斗争,也就是无视《宣言》;“勾销”阶级斗争,就等于“勾销”《宣言》!

  试想,不承认或者否定了阶级斗争,还有-什么《宣言》可言?

  二、《宣言》究竟阐明了哪些阶级斗争的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第一次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的原理。

  第一、原始公有制解体以来的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对私有制产生以来的社会历史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规定。

  《宣言》的第一章题为“资产者和无产者”中开宗明义第一句所指出的:“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

  这里所谓“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注明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它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表明此规定的历史性,既不是自古以来就如此,也不是永恒就这样。这是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阶级和阶级斗争毕竟只是极为短暂的现象;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已经消失;只有立足于私有制基础的社会历史,才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宣言》具体论述了奴隶制社会产生以来的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等级,看到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种阶梯。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各种独特的等第。”

  “从封建社会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第251页)

  自从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基础使社会分裂出阶级,阶级斗争也就是必然的了。正如《宣言》说的:“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 ,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第251页)

  这种奴隶社会中奴隶主贵族和奴隶、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和农奴、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成为各个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着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的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各个不同的时代是各不相同的”。(第271页)

  因之,阶级斗争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按其本质来说,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斗争的历史。

  《宣言》关于私有制社会历史的本质规定,为我们观察这些社会历史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既是历史观,又是方法论,它“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如果放弃这条观察社会的“基本线索”,废弃阶级分析的方法,那就势必在“看来迷离混沌”中找不到前行的正确方向。

  现今世界,只有中国等几个国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即使这里,也存在着阶级和级阶斗争;至于整个世界,则基本上仍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霸权帝国。因之,我们观察世界,看待中美关系 ,无疑还应把握好这条“基本线索”,才能发现规律性,避免盲目性。

  否则,就难免不在“看来迷离混沌的状况”中迷失方向,矇头转向。

  第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存在,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

  “人猿揖别”后,在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并没有阶级,为何后来又产生和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呢?

  恩格斯在关于“《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中作了科学的回答。

  这就是他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以及由此必然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说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时代的生产方式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私有制取代原始土地公有制;在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社会就必然分裂为剥削与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两大对抗阶级。这就是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封建社会中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不管哪个社会形态,只要是立足于私有制的经济基础,那就必然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必然出现两极分化,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宣言》透彻分析封建社会解体以来,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及其对立面无产阶级也就隨之产生、壮大。

  他们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脱胎于封建社会。在中世纪的社会里,生产是为了供给自己消费。随着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他们使用雇佣劳动进行手工业生产。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萌芽。由于新航路的发现和市场的扩大,商品需求快速增加,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就逐渐由简单协作过渡到工场手工业,隨之,“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中的中间等级”,现代资产阶级就产生了(第252页)

  “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第252页)

  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它和腐杇的封建地主阶级斗争的过程。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推翻了腐杇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并“在现代的代议式国家里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第253页)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产生了现代资产阶级,同时也产生了它自己的对立面,即现代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即资本愈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跟着发展”(第257页)。

  《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里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 间的阶级斗争是对抗性的。一方面,资产阶级独占生产资料,“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富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财富聚焦到少数人手里。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第255页)

  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象其他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受到竞争方面的一切变化的影响,受到市场方面的一切波动的影响。”(第257页)工人群众就象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士兵,受到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是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奴隶,并且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厂主资产者本人的奴役。这种专制制度愈是公开地把发财致富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愈是可鄙、可恨和可恶。”(第259页))

  因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就从它诞生时就

  开始了。《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最初是个别 的工人,然后是每一工厂的工人,最后“汇合成为全国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第260页)

  由此 《宣言》得出结论:“现代的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第265页),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对立、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实在,掩盖不了,否定不了。

  共产党要勇于面对阶级斗争, “一分钟也不忽视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第285页)

  然而,有些人天真得很,居然设想,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不会存在着阶级,也没有阶级斗争,甚至还可能建构出什么“和谐社会”,显然是白日做梦。

  第三、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得“组织成为阶级”, 共产党也就应运而生。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完全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那么,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呢?如何正确看待共产党?

  《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作了科学的分析,指明“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消灭,无产阶级却是工业本身的产物。

  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这种中间等级,以免于灭亡。所以,它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第261页)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需要“无产者组织成阶级,从而组织成政党”,而“这件事,不断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但是,这个组织是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第260页)

  《宣言》阐明:共产党不是一般的“工人政党”,更不是别的什么阶级的政党,而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这种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在于: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

  “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第264页)

  而“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

  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在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可见,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的立党“初心”,就是要“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 砸碎无产阶级身上的“锁链”,“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毛主席提出,共产党不忘初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在他那里,为人民服务要突出地、特别地、旗帜鲜明地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劳苦大众服务。

  这是共产党阶级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我国,如果对无产阶级重新遭受剥削、压迫置若罔闻,如果默认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是理所当然,那就是背离了《宣言》,就是“忘本”!

  第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经过暴力革命,推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国家”,即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国家,这无疑是历史的飞跃。但它如同一切国家一样,实质上仍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镇压无产阶级反抗的暴力机器。

  这就是《宣言》所深刻揭明的:“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有组织的暴力”;而“现代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也是维护资产阶级剥削和统治的暴力机器(第273、253页),

  哪能有什么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的影子呢?

  因此,无产阶级要翻身,要革命,要砸碎套在自己身上的“锁链”,就只有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这种“无产阶级上升成统治阶级”、“ 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 就是无产阶级国家。

  马克思后来称之为“无产阶级专政”。

  《宣言》庄严宣告:“共产党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第285—286页)

  马克思恩格斯指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对于胜利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02页)

  考茨基否认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毫不客气地斥之为“叛徒考茨基”,理所当然。

  令人惊讶的是,时至今日,我国还有些人却极端敌视人民民主专政。

  2014年9月,《红旗文稿》刊发了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同志《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输理》一文,重提人民民主专政,这原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竟在网络上遭到一群极右“精英”的疯狂围攻,甚至叫嚣要对王院长“像审判纳粹分子一样审判”,以予“绞死”,让他“死在断头台上”,杀气腾腾!这一触目惊心的事实充分证明,毛主席65年前尖锐指出的,中国一旦和平演变,无产阶级专政就会变成资产阶级专政,法西斯专政,真是一针见血!

  第五、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是“两个必然”

  《宣言》揭明,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的阶级表现,就是阶级矛盾和阶级的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马恩选集》第3卷,第429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性质、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古今内外,概莫能外。

  《宣言》指出:在封建社会的末期,由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打破,而且果然打破了。”(第256页)新兴的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胜利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灭亡,乃历史的必然。

  《宣言》高度肯定和赞扬:“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第253、256页)

  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了18世纪三、四十年代,这种曾经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就“已经在阻碍生产力而不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了”。

  这就是《宣言》说的:“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厐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象一个巫师那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要证明这一点,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循环中愈来愈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商业危机就够了。”(第256页)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确实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因而,曾经是“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但是,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第257页)资产阶级大工业的发展,“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因此,《宣言》振聋发聩地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第263页)

  “两个必然”是阶级斗争发展的必然规律,当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国际共产党人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成了共产党人的“灵魂”。如果失之,“魂”不附体,那就不成其为共产党人了!

  总上可知,《宣言》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揭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产生并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自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的需要,就产生了共产党;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两个必然”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宣言》阐明的阶级斗争的理论。

  1852年,马克思致魏德迈中进一步指明:“无论是发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我的新贡献就是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恩选集》第4卷,第332—333页)

  三、牢记苏、东覆亡历史教训,“千万不可忘记阶级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知阶级斗争理论在自己创立的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践上也就“非常重视阶级斗争”。

  但他们在领导当时的共产国际运动中,就曾遇到过“苏黎世三人团”公然“勾销阶级斗争”。这些人主张:千万不要反对资产阶级,而是通过大力宣传把它争取过来;工人阶级是不能靠自己来解放自己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它就应当服从“有教养和有财产的”资产者的领导;只要取消阶级斗争,“一切独立人士都不怕和无产者携手前进了”;党要表明,“它不打算走暴力的流血的革命道路,而决定………走合法的即改良的道路”。

  这是一种完全“勾销”阶级斗争的机会主义思潮。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感问题严重,于1879年9月17一19日在致倍倍尔等人的《通告信》中,尖锐地批判了“三人团”否定阶级斗争的错误,并严峻声明:

  “至于我们,那么,根据我们的全部经历,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将近四十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马恩选集》第3卷,第374页)

  这里所所谓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是一条“非常重视阶级斗争”之路,是一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彻底摆脱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之路,是一条“消灭私有制”,实现共同富裕、通向共产主义之路。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前的革命中是这样,那么,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以后,是不是就无须“非常重视阶级斗争”?是不是就可以“把阶级斗争从我们的运动中勾销”?

  诚然,《宣言》发表170年以来,世界已经巨变。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目前我们仍然处于马克思所判定的“大的历史时代”。

  这个“大的历史时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条道路、两种前途反复较量和生死博斗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时代。

  在这样“大的历史时代”,无疑仍须“非常重视阶级斗争”

  斯大林匍于实践经验的局限,在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曾公开宣布阶级和阶级斗争已随之熄灭。

  这就是他1936年11月25日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所讲的:“由于苏联经济方面发生了变化 ,我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大家知道,地主阶级已经因国内战争的胜利结束而完全消灭了。其他剥削阶级也遭到了地主阶级同样的命运。工业方面已经没有资本家阶级了。在农业方面已经没有富农阶级了。商品流转方面已经没有商人和投机者了。所有的剥削阶级都消灭了(《斯大林选集》下卷,第394页)

  总之,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一经确立,“所有的剥削阶级就都消灭了”。斯大林的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毛主席面临新的历史条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出现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东欧发生严重的波、匈事件,无产阶级的江山几乎得而忽失;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57年出现右派借党整风的“猖狂进攻”,要求“轮流坐庒”,等等。因之,他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作出了的新概括,提出了新观点、新思想。

  这就是从1957至1962年所反复指出的:

  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提高警惕。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

  毛主席强调的这“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同马克思恩格斯将阶级斗争视为《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一脉相承的。因而,他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执政的共产党还须继续革命,同样不能把阶级斗争从我们的运动中勾销。为此,他晚年就着力对社会主义社会执政的共产党如何继续革命,防止国变色、党变质,进行了艰辛的探讨,直到发动文化大革命,为国际共产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然而,改革开放,我国政界和学界的极右“精英”却把毛主席的这些阶级斗争的理论,说成是“左”倾路线的理论基础,弃若敞履。他们热衷于把“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提出共产党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从此 “告别革命”,阶级斗争成了禁区。

  只不过,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是否真理,不是依自己觉得如何而定,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几十年的社会实践不容分辩地证明,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阶级斗争的判断是否定不了的真理。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来13个社会主义国家,除中、朝、越、古以外,多达9 个社会主义国家通通红旗落地,社会主义一朝覆亡,资本主义重新复辟,工人阶级再次打入被剥削和被压迫的深渊。

  这种铁一般的事实,难道不是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确实是存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

  难道不是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确实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难道不是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主要危险来自共产党内部的走资派?

  王震将军面对这种铁的事实,就敢于直面真理,修正错误。他1988年10月在一次内部谈话中说:“在六、七十年代,毛主席曾几次对我说,‘要警惕中央出修正主义,搞不好会千百万人头落地’,我楞是不信,以为是他在吓唬我的,现在信了。”他由衷地呼喊:“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五十年”!

  苏东覆亡的历史教训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苏联党放弃马列主义,把阶级斗争从我们的运动中“勾销”,也就难免于资本主义复辟。只要看一看美国最后一任驻苏联的大使马特洛克在他写的一本回忆录《苏联解体亲历记》中,谈到当年戈尔巴乔夫已提出“新思维”,抛弃阶级斗争学说时所说的一段话,就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他是这么说的:苏联“出现转变,其中最重要的莫如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如果苏联领导人真的抛弃了这个观点,那么,他们是否继续称他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可以接受的。”

  这位美国驻苏联的大使马特洛克说得多么深刻:苏共一旦真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不管其是否仍然继续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但这已是“我们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共产党纪念《宣言》,学习《宣言》也就无论如何不应忘记阶级斗争。 习近平4月3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发表讲话,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我以为, 此“立场”就应当是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此“观点”无疑内含着阶级斗争的观点;此“方法”也不可或缺阶级分析的方法。

  阶级斗争“淡化”不得,更“勾销”不得!否则,就定将变成美国“都可以接受的”、“已是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了。

  那是多么可怕的情景呀!

  (2018-8-12)

查看全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官方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郝贵生:《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影响——论《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在全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的理论地位(四)

郝贵生:论《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在全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的理论地位(一)

全球生产体系与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好物推荐

最新推荐

郭松民 | 从《杜鹃花落》说到“汉奸文艺”

《黑与白》第一部卷三第五章3. 错乱的季节

中央军委3月28日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颁发命令状并向晋衔的军官表示祝贺

两日热点

“华主席,你可千万不能把邓小平解放出来”

从苏联解体看伟人的“十个如果”,让人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子午|看到“招行大客户们存了10万亿”,我想起白岩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