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沙特支持伊朗很给力:2年前中国斡旋的多边外交意义有多大?
李克勤(jixuie)题记:记得两年多前,新华社北京2023年3月10日发了一条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消息, 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主持沙特和伊朗对话闭幕式。
王毅右手边是沙特代表,那个装束一眼看出,左手边是伊朗代表。他们二位分别是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
2023年3月10日,中国、伊朗、沙特三国代表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三方联合声明》并公布。
这意味着,沙特、伊朗两国宣布恢复彼此中断了7年的外交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这离不开中国的斡旋。这是新中国外交在新时代的一个了不起的成果,也是中国、沙特、伊朗三国为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为世界和平作出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01
这次沙特表态支持伊朗:
很给力
当地时间6月14日,也就是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空袭第二天,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与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通话时,穆罕默德表示,沙特坚定地与伊朗站在一起,并强调“整个伊斯兰世界团结一致支持伊朗”,穆罕默德承诺将在所有外交场合对以色列施压,遏制其侵略行径。
总所周知,什叶派和逊尼派是伊斯兰教的两大主要分支,分歧起源于公元7世纪对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人的争议。
逊尼派认为应选举穆罕默德的顾问阿布·巴克尔为领袖,占全球穆斯林的85%以上,主要分布在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什叶派则认为只有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及其后代有资格领导,占15%,以伊朗为核心,在伊拉克、巴林等地占多数。
两派在宗教仪式、领袖观念上存在差异,但核心矛盾源于历史政治斗争。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什叶派与逊尼派主导的沙特矛盾加剧,形成长期对立。
由此可知,两年前沙特、伊朗两个国家和解,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曾记否,几十年前美国学者提出“文明的冲突”议题,难道那真的不能化解吗?
看来,世界观方法论是关键。
两年前沙特、伊朗接受中国斡旋,这个时候进一步证明那样的想法说法做法,是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的道器变通。
02
中国、沙特、伊朗三方声明:
属于多边外交成果
当年我们支持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有一系列的多边外交活动。
双边外交,是两国之间的外交。多边外交,是三国和三个以上的国家一起参加的外交。
到了1975年印度支那三国人民取得了最后胜利。
在这个意义上说,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在印度支那这个区域实现了,是不是?
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的中国人民是不是言必行,行必果?
这个传统好,好传统理所当然要发扬光大,是不是?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