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机会主义”?
2025-11-25
来源:马列研学社公众号
机会主义始终带着鲜明的利己性与投机性,不管在哪个领域,其行为都会对公平秩序、集体利益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机会主义,亦称投机主义,是指行为主体将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短期利益作为首要目标,为此不惜违背既定原则、牺牲长远规划与整体利益,采取投机取巧、见风使舵的短期行为,其本质是立场与信念的缺失。

机会主义一词最早流行于十九世纪的法国政治舞台,用来形容一些没有固定政治见解,随机应变的政党或政客。
在政治领域,指的是工人运动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的违反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正确路线,只图眼前暂时的利益和一时的成就而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潮、观点和行动。它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
列宁曾批判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放弃国际主义原则,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参战。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毛泽东指出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对国民党右派一味妥协退让,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后来王明则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进攻,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在日常生活中,机会主义也随处可见。比如,某些商家在非常时期囤积物资、哄抬物价;某些干部见领导得势就阿谀奉承,失势就立即划清界限;再如某些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时不择手段作弊获取成绩。这些行为都体现了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诚信原则和社会责任的机会主义特征。
总的来说,机会主义始终带着鲜明的利己性与投机性,不管在哪个领域,其行为都会对公平秩序、集体利益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是一种被普遍批判的行为倾向。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本网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